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正文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能源科技发展重点
发布时间:2006-02-13 来源:国家能源局

按语: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国务院组织2000多名专家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这是我国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制定的第一个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是指导未来15年我国科技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规划纲要》从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提出了我国科技发展的指导方针、发展目标、总体部署和优先重点,涉及大量能源方面的内容,对于推动能源发展建设,促进能源科学技术进步,把握能源科技发展大势和优先重点领域,具有重要的指导性作用。为此,我们将《规划纲要》中有关能源内容摘登如下,供学习贯彻落实之用。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2006—2020年)

一、序言

进入21世纪,新科技迅猛发展,正孕育着新的重大突破,将深刻地改变经济和社会的面貌。能源科学和技术重新升温,为解决世界性的能源与环境问题开辟新的途径。

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经过几代人艰苦卓绝的持续奋斗,我国科技事业取得了令人鼓舞的巨大成就。以陆相成油理论与应用等为标志的一大批重大科技成就,极大地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振奋了我们的民族精神。

二、指导方针、发展目标和总体部署

今后15年,科技工作的指导方针是: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到2020年,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总体目标是: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的能力显著增强,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研究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取得一批在世界具有重大影响的科学技术成果,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为在本世纪中叶成为世界科技强国奠定基础。

经过15年的努力,能源开发、节能技术和清洁能源技术取得突破,促进能源结构优化,主要工业产品单位能耗指标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在重点行业和重点城市建立循环经济的技术发展模式,为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提供科技支持。

未来15年,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总体部署:一是立足于我国国情,确定若干重点领域,突破一批重大关键技术,全面提升科技支撑能力。二是瞄准国家战略目标,实施若干重大专项,实现跨越式发展,填补国家战略空白。三是应对未来挑战,超前部署前沿技术和基础研究,提高持续创新能力,引领经济社会发展。四是深化体制改革,完善政策措施,增加科技投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为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提供可靠保障。

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紧迫需求、世界科技发展趋势和我国国力,必须把握科技发展的战略重点。把发展能源、水资源和环境保护技术放在优先位置,下决心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瓶颈问题。

三、重点领域及优先主题

(一)能源

能源在国民经济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战略地位。我国目前能源供需矛盾尖锐,结构不合理,特别是石油对外依存度不断增大,能源安全问题日益突出;能源利用效率低,主要工业产品单位能耗比先进国家高出20%--50%;一次能源消费以煤为主,化石能源的大量消费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今年15年,满足持续快速增长的能源需求和能源的清洁高效利用,对能源科技发展提出重大挑战。

1、发展思路

(1)坚持节能优先,降低能耗。攻克主要耗能领域的节能关键技术,积极发展建筑节能技术,大力提高一次能源利用效率和终端用能效率。(2)推进能源结构多元化,增加能源供应。在提高油气开发利用及水电技术水平的同时,大力发展核能技术,形成核电系统技术自主开发能力。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技术取得突破并实现规模化应用。(3)促进煤炭的清洁高效利用,降低环境污染。大力发展煤炭清洁、高效、安全开发和利用技术,并力争达到国际先进水平。(4)加强对能源装备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攻克先进煤电、核电等重大装备制造核心技术,实现能源重大成套装备的自主设计制造。(5)提高能源区域优化配置的技术能力。重点开发安全可靠的先进电力输配技术,实现大容量、远距离、高效率的电力配套。

2、优先主题

(1)工业节能。重点研究开发冶金、化工等流程工业和交通运输业等主要高耗能领域的节能技术与装备,机电产品节能技术,高效节能、长寿命的半导体照明产品,能源梯级综合利用技术。(2)煤的清洁高效开发利用、液化及多联产。重点研究开发煤炭高效开采技术及配套装备,重型燃气轮机,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IGCC),高参数超超监界机组,超临界大型循环流化床等高效发电技术与装备,大力开发煤液化以及煤气化、煤化工等转化技术,以煤气化为基础的多联产系统技术,燃煤污染物综合控制和利用的技术与装备等。(3)复杂地质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利用。重点开发复杂环境与岩性地层类油气资源勘探技术,大规模低品位油气资源高效开发技术,大幅度提高老油田采收率的技术,深层油气资源勘探开采技术。(4)可再生能源低成本规模化开发利用。重点研究开发大型风力发电设备,沿海与陆地风电场和西部风能资源密集区建设技术与装备,高性价比太阳光伏电池及利用技术,太阳能热发电技术,太阳能建筑一体化技术,生物质能和地热能等开发利用技术。(5)超大规模输配电和电网安全保障。重点研究开发正负800KV大容量远距离直流输电技术和1000KV级特高压交流输电技术与装备,间歇式电源并网及输配技术,电能质量监测与控制技术,大规模互联电网的安全保障技术,西气东输工程中的重大关键技术,电网调度自动化技术,高效配电和供电管理信息技术和系统。

(二)与能源相关领域的优先主题

1、水和矿产资源

(1)发展思路。积极开发利非传统资源。攻克煤层气和海洋矿产等新型资源开发利用关键技术,提高新型资源利用技术的研究开发能力。加强资源勘探开发装备的创新。积极开发高精度勘探与钻井设备、大型矿山机构、海洋开发平台等重大装备制造核心技术,使资源勘探开发重大装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优先主题。资源勘探增储,重点研究矿产资源成矿规律和预测技术,发展航空地球物理勘查技术,开发三维高分辨率地震、高精度地磁以及地球化学等快速、综合和大深度勘探技术。矿产资源高效开发利用,重点研究深层和复杂矿体采矿技术及无废开采综合技术,开发高效自动化选冶炼工艺和大型装备,发展低品位与复杂难处理资源高效利用技术、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海洋资源高效开发利用,重点研究开发浅海隐蔽油气藏勘探技术和稠油油田提高采收率综合技术,开发海洋生物资源保护和高效利用技术,发展海水直接利用技术和海水化学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发展海水直接利用技术和海水化学资源综合利用技术。

2、环境

(1)发展思路。引导和支撑循环经济发展,大力开发重污染行业清洁生产集成技术,强化废弃物减量化、资源化利用与安全处置,加强发展循环经济的共性技术研究。

(2)优先主题。环境综合污染和废弃物循环利用,重点开发非常规污染物控制技术,废弃物等资源化利用技术,重污染行业清洁生产集成技术,建立发展循环经济的技术示范模式。

3、农业

农林生物质综合开发利用,重点研究开发高效、低成本、大规模农林生物质的培育、收集与转化关键技术,沼气、固化与液化燃料等生物质能以及生物基新材料和化工产品等生产关键技术,农村垃圾和污水资源化利用技术,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沼气电站设备、生物基新材料装备等。

4、制造业

大型海洋工程技术与装备,重点研究开发海上高难度油田的新型平台技术、浮式生产系统与水下生产系统技术,大型钻井船、大型超重铺管船、油气高效储运准备。

5、交通运输业

低能耗与新能源汽车,重点研究开发混合动力汽车、替代燃料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整车设计、集成和制造技术,动力系统集成与控制技术,汽车计算平台技术,高效低排放内燃机、燃料电池发电机、动力蓄电池、驱动电机等关键部件技术,新能源汽车实验测试及基础设施技术等。

高效运输技术与装备,重点研究开发重载列车、大马力机车、特种重型车辆、城市轨道交通、大型高技术船舶、大型远洋渔业船舶以及海洋科考船等,低空多用途通用航空飞行器、高黏原油及多相流管道输送系统等新型运载工具。

6、城镇化与城市发展

(1)发展思路。以节能和节水为先导,发展资源节约型城市。突破城市综合节能和新能源合理开发利用技术,开发资源节约型、高耐久性绿色建材,提高城市资源和能源利用效率。

(2)优先主题。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重点研究开发绿色建筑设计技术,建筑节能技术与设备,可再生能源装置与建筑一体化应用技术,精致建造和绿色建筑施工技术与装备,节能建材与绿色建材,建筑节能技术标准。城市生态居住环境质量保障,重点研究开发城市垃圾资源化利用技术,城市水循环利用技术与设备。

7、公共安全

(1)发展思路。提高早期发现与防范能力。重点研究煤矿等生产事故、突发社会安全事件和自然灾害、核安全及生物安全等的监测、预警、预防技术。增强应急救护综合能力。重点研究煤矿灾害、重大火灾、突发性重大自然灾害、危险化学品泄漏、群众性中毒等应急救援技术。

(2)优先主题。重大生产事故预警与救援,重点研究开发矿井瓦斯、突水、动力性灾害预警与防控技术,开发燃烧、爆炸、毒物泄漏等重大工业事故防控与救援技术及相关设备。

四、重大专项

(一)大型油气田及煤层气开发

油气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我国油气资源可采储量严重不足,供需矛盾十分突出,对外依存度持续攀升。但我国油气资源勘探开发潜力很大,陆地、海洋石油资源探明率分别为36%和26%,与天然气储量相当的煤层气资源尚未有效开发,深海油气资源开发仍属空白。突破特殊地质环境和深海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关键技术,将潜在的油气资源迅速转化为可采储量,有利于缓解日益突出的油气资源短缺压力,增强国内油气资源的基础保障能力,为能源安全奠定重要基础。特别是煤层气的开采,对保障我国煤矿的安全生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重点研究西部特殊地质条件下油气资源、深海油气资源和煤层气的高精度地震勘探等地球物理勘探技术,空气钻井和地质导向钻井等先进钻完井技术与装备;开发低渗、复杂油气藏和煤层气经济开采技术,复合驱油等提高采收率技术;建立4000米深水技术研究领域,开发海洋3000米水深钻井船、2×8000吨大型超重铺管船、新型深海平台及水下生产设施等重大装备。

通过专项实施,提高油气资源勘探开发成套技术与装备的自主设计和制造能力,形成特殊地质条件下油气资源工业化开采成套技术,深海油气开发作业技术能源由300米拓展到3000米,石油和天然气资源探明率分别提高10%和20%,石油采收率提高到40%—45%。

(二)大型先进压水堆及高温气冷堆核电站

发展核电对优化我国能源结构、增加电力供应具有重要作用。大型先进压水堆是国际核电发展的主流堆型;高温气冷堆是一种更为经济和安全、具有发展前景的第四代核反应堆,我国在该技术领域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加强对大型先进压水堆引进技术与装备的消化、吸收和自主创新,研究开发模块式高温气冷堆核电站技术,对整体提升我国核电研究开发技术水平,形成核电装备的制造能力,满足核电发展、建设和安全的需要具有重要意义。

重点攻克和掌握第三代大型先进压水堆核电站的建设、验证、设备制造、数字化仪表和控制系统等关键技术,核燃料循环技术;攻克高温气冷堆工业化放大与实验验证技术,高性能燃料元件技术,以及氦气透平直接循环发电及高温堆制氢等技术;建立并完善我国的核电设计、核安全监管和建设规范标准体系,搭建核电设计、制造、建设和安全运行的技术平台。通过系列化开发与批量化建设,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核电产业。

到2010年,完成100万千瓦级中国品牌的大型先进压水堆核电设计,建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20万千瓦级模块式高温气冷堆商业化示范电站。到2015年,建成大型先进压水堆核电站商用示范机组,为发展第四代核电技术奠定基础。

五、前沿技术

(一)高效能源材料技术

重点研究太阳能电池相关材料及其关键技术、燃料电池关键材料技术,高容量储氢材料技术、高效二次电池材料及关键技术、超级电容器关键材料及制备技术,发展高效能源转换与储能材料体系。

(二)先进能源技术

未来能源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是经济、高效、清洁利用和新型能源开发。第四代核能系统、先进核燃料循环以及聚变能等技术的开发越来越受到关注;氢作为可从多种途径获取的理想能源载体,将为能源的清洁利用带来新的变革;具有清洁、灵活特征的燃料电池动力和分布式供能系统,将为终端能源利用提供新的重要形式。重点研究规模化的氢能利用和分布式供能系统,先进核能及核燃料循环技术,开发高效、清洁和二氧化碳近零排放的化石能源开发利用技术,低成本、高效率的可再生能源新技术。

1、氢能及燃料电池技术

重点研究高效低成本的化石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制氢技术,经济高效氢储存和输配技术,燃料电池基础关键部件制备和电堆集成技术,燃料电池发电及车用动力系统集成技术,形成氢能和燃料电池技术规范与标准。

2、分布式供能技术

分布式供能系统是为终端用户提供灵活、节能型的综合能源服务的重要途径。重点突破基于化石能源的微小型燃气轮机及新型热力循环等终端的能源转换技术、储能技术、热电冷系统综合技术,形成基于可再生能源和化石能源互补、微小型燃气轮机与燃料电池混合的分布式终端能源供给系统。

3、快中子堆技术

快中子堆是由快中子引起原子核裂变链式反应,并可实现核燃料增殖的核的应堆,能够使铀资源得到充分利用,还能处理热堆核电站生产的长寿命放射性废弃物。研究并掌握快堆设计及核心技术,相关核燃料和结构材料技术,突破纳循环等关键技术,建成65MW实验快堆,实现临界及并网发电。

4、磁约束核聚变

以参加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反应堆的建设和研究为契机,重点研究大型超导磁体技术、微波加热和驱动技术、中性束注入加热技术、包层技术、氚的大规模实时分离提纯技术、偏滤器技术、数值模拟、等离子体控制和诊断技术、示范堆所需关键材料技术,以及深化高温等离子体物理研究和某些以能源为目标的非托克马克途径的探索研究。

(三)海洋技术

海洋技术研究正在由浅海向深海、远洋发展,海洋领域前沿技术研究越来越重视天然气水合物和大洋矿产等战略储备性资源的发展和利用;在突破关键技术的同时,更加重视发展多功能、多参数和作业长期化的海洋综合开发技术,以提高深海作业的综合技术能力。重点研究开发深远海全方位监测与监控技术、天然气水合物勘探开发技术、大洋金属矿产资源海底集输技术、现场高效提取技术和大型海洋工程技术。

1、天然气水合物开发技术

天然气水合物是蕴藏于海洋深水底和地下的碳氢化合物。重点研究天然气水合物的勘探理论与开发技术,天然气水合物地球物理与地球化学勘探和评价技术,突破天然气水合物钻井技术和安全开采技术。

2、深海作业技术

深海作业技术是支撑深海海底工程作业和矿产开采的水下技术。重点研究大深度水下运载技术,生命维持系统技术,高比能量动力装置技术,高保真采样和信息远程传输技术,深海作业装备技术和深海空间站技术。

六、基础研究

能源可持续发展中的关键问题,重点研究化石能源高效洁净利用与转化的物理化学基础,高性能热功转换及高效节能储能中的关键科学问题,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利用原理和新途径,电网安全稳定和经济运行理论,大规模核电基本技术和氢能技术的科学基础等。

七、若干重要政策和措施

实施激励企业技术创新的财税政策,加强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实施促进自主创新的政府采购,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和技术标准战略,实施促进创新创业的金融政策,加速高新技术产业化和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等。

 

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涉及面广、时间跨度大、要求很高,要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确保各项任务的落实。一是加强本纲要与“十一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衔接,为增强纲要的可操作性,当前要将纲要的有关内容按照轻重缓急,做好与“十一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紧密结合,包括优先主题、重大专项、前沿技术、基础研究、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和科技体制改革等,从中遴选出需要立即起步或在“十一五”期间急需解决的重点任务,抓紧在“十一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中做出具体安排和部署。二是制定若干配套政策。纲要确定的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及政策措施,是带有方面性和指导性的,需要制定若干切实可行、操作性强的配套政策。包括:支持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的政策,促进对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和再创新的政策,激励自主创新的政府采购政策,加大科技投入、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的政策,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政策,加强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政策,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政策等。上述政策要责成有关部门牵头,相关部门参加,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使科技政策与产业、金融、财税等经济政策相互协调、紧密结合,并抓紧出台实施。三是建立纲要实施的动态调整机制。四是加强对纲要实施的组织领导。要在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各地方、各部门、各社会团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力协同,共同推动纲要的组织实施。特别是国家科技管理部门、发展改革部门、财政部门等综合管理部门要紧密结合,切实负起责任,加强具体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