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正文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会长范维唐 在全国煤矿瓦斯治理和利用工作现场会上的讲话
发布时间:2006-06-26 来源:国家能源局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会长范维唐
在全国煤矿瓦斯治理和利用工作现场会上的讲话
(2006年6月22日)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同志们:
    煤炭工业是关系国家经济命脉的重要基础产业。2005年,煤炭在我国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中的比重分别占76.0%和68.9%。“十五”期间,我国煤炭产量由2000年的12.99亿吨增长到2005年的21.9亿吨,年均增长1.78亿吨,保证了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但煤炭行业却付出了年均死亡6000多人的代价。2005年,全国煤矿死亡人数5938人,百万吨死亡率下降至2.81,但煤矿安全形势依然严峻。
    瓦斯事故是煤矿安全生产的最大威胁,在采煤之前先采出煤层气,有利于从根本上防止煤矿瓦斯事故。我国煤层气资源量折合450亿吨标准煤,开发利用煤层气,可以增加清洁能源供给,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可以化害为利、变废为宝,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煤矿瓦斯抽采形式有井下抽采、地面抽采以及井下和地面混合抽采三种形式,2005年全国抽采煤矿瓦斯23亿立方米。按2010年抽采煤层气100亿立方米计算,折合1800万吨原煤。
    这次由发展改革委、安全监管总局、煤矿安监局和科技部共同组织的全国煤矿瓦斯治理和利用工作现场会,是继去年淮南全国瓦斯治理工作会议的第二次大会,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煤炭工业的发展和煤矿安全生产,这对加强煤矿瓦斯治理与利用,实现安全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昨天的会议日程中,晋城无烟煤矿业集团有限公司等单位介绍了瓦斯治理的经验,与会同志对晋城无烟煤矿业集团有限公司的瓦斯治理现场进行了井下和地面参观,对他们治理瓦斯取得的成绩和经验,给予了高度评价。
    我们在与中国工程院和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共同研究的基础上,下面讲两点意见。
    第一,做好瓦斯治理科学技术研究、工程示范和推广应用工作
    一是实施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应急计划。根据煤矿安全生产的需求,对国内外行之有效的安全技术进行集成创新,采取工程示范、以点带面的方法,尽快在全国煤矿有针对性地推广先进适用灾害防治技术。
    在瓦斯治理方面,应优先推广瓦斯抽放技术;煤与瓦斯突出危险的矿井,应首先采用开采保护层技术、突出预测预报技术;在煤矿推广安全监控系统,合理配置监控系统功能,有条件的矿区、县、市,应实现安全监控系统的联网,促进信息共享;在瓦斯矿井、煤尘爆炸危险矿井,全面采用被动式隔爆技术;要认真贯彻安全监管总局提出的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方针,推广行之有效的“质量标准化,安全创水平”的管理措施。
    二是突破瓦斯防治的关键技术。从煤矿安全最紧迫的现实需求出发,着力突破以瓦斯防治为重点的关键技术、共性技术,支撑煤矿安全技术的发展和保障能力的提高,扭转煤矿安全的被动局面。
    突破热催化元件(黑白元件)寿命低、稳定性差等技术难点,通过攻关使元件达到现有国际水平;开发基于光学原理的瓦斯、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反应元件和传感器,突破抵御水分、粉尘干扰的关键技术,降低成本,为煤矿提供新的检测技术;尽快突破工业以太网加现场总线的宽带网络型煤矿安全监控系统的关键技术,实现监测监控技术升级,构建全矿井自动化的网络平台;研究实时性高、处理能力强、智能化程度高的煤矿灾害预警软件,提高监测系统对以瓦斯为主的灾害的预警能力;研究适合高地应力、高瓦斯、松软突出煤层条件的钻进设备及工艺技术,及其瓦斯抽放技术;研究超长定向水平钻孔钻进装备与工艺,及其瓦斯预抽技术;研究井下、地面联合抽放瓦斯,把高瓦斯煤层转化为低瓦斯煤层,实现安全开采的技术和装备;完善煤与瓦斯突出预测预报技术,提高预报的准确性,研究延期突出的预测和预防技术。
    三是加强瓦斯防治的基础研究。我国煤矿瓦斯爆炸事故频繁发生,对瓦斯灾害发生机理认识不清是重要的原因之一。对煤矿致灾机理尚不能完全认识、灾害演化规律研究不透,是现行的预测、预警和防治技术的针对性不强,准确性不高的重要原因。要利用全社会的科技资源,围绕灾害的发生机理、演化过程等领域开展研究。研究煤与瓦斯突出的发生机理;研究构造煤的成因、分布规律、物化特性等科学问题;系统研究矿井瓦斯赋存、运移及涌出规律;研究冲击地压等动力灾害与瓦斯异常涌出的相关性,以及多种致灾因子耦合诱发发生继发性灾害的机理;研究瓦斯煤尘爆炸特性及其演化传播规律、瓦斯煤尘连续爆炸发生的条件与传播特性等。
    第二,要关注影响煤矿安全的深层次问题
    我国煤矿事故频发,是煤矿生产地质条件、生产技术装备和煤矿安全管理等因素的反映,也是煤炭行业各种矛盾长期积累的结果。政府、煤炭企业和社团组织要关注影响煤矿安全的一些深层次问题。
    一是煤矿基础设施和安全保障能力不能满足煤炭产量高速增长的要求。矿井在设计、建设时就缺乏充分考虑瓦斯等灾害的影响,巷道断面偏小、系统不完善,瓦斯抽放往往要靠补套工程来完成,安全基础薄弱。2004年,全国具有安全保障的生产能力仅约12亿,近1/3的煤炭产量是没有安全保障能力的条件下生产出来的。
    二是煤矿自我发展能力严重不足,自身难以解决安全欠账问题。煤炭企业办社会的负担依然相当沉重,税赋过高,过低的电煤价格,造成煤矿经济效益低下,自我投入、自我发展、采用先进技术及装备的能力严重不足。煤矿企业利润主要集中在少数地质条件简单、机械化程度高的煤矿企业,大部分煤矿企业还处于微利或亏损状态。
    三是煤矿安全技术创新体系及其运行机制不健全,安全科技支撑能力不足,甚至弱化。体制改革后,从事煤矿安全科学研究的煤炭科学研究总院转制为科技型企业,安全科技支撑与保障功能逐渐下滑,有些专业领域已出现缺位。
    四是安全管理体制有待完善,有效的社会制约机制缺损。国家确定了“国家监察、地方监管、企业负责”的煤矿安全工作体制,但国家监察与地方监管的关系尚未理顺,联合执法的机制没有真正形成。
    五是煤炭行业标准化工作滞后,安全生产技术和管理标准不足。“先抽后采”等技术方针缺乏相关标准的支持。煤矿准入门槛、安全生产条件等重要标准尚未制定,以致办矿许可时,未能从安全上给予严格的要求和限制,出现了小煤矿增长过快、过多;对乡镇小煤矿的生产过程管理不严,越层越界、违规开采的现象突出,这种恶性竞争成为煤矿安全生产的最重要隐患之一。
    六是煤炭行业是艰苦和危险的行业,但煤矿工人的收入和社会地位很低,吸引不了人才、留不住人才。原有15所煤炭院校中的14所已经更名,煤炭主体专业受到严重冲击。
    同志们,煤矿安全问题是制约我国煤炭行业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将在全行业认真组织宣传、落实这次会议精神,开展技术推广和服务活动,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和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的瓦斯治理七条措施,竭尽全力地做好煤矿瓦斯治理和安全工作,为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的稳定好转,做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