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正文
张国宝:核能不可能"下课" 发展风能首先要降成本
发布时间:2011-04-28 来源:人民日报

    国际原油价格接连上涨对我国能源供应有什么冲击?日本核泄漏事故对我国发展核电有何影响?我国开发新能源究竟该走怎样的路径?带着这些问题,近日我们走访了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原局长张国宝,请他为我们一一解读——

张国宝委员:保障能源安全 在开"源"节"油"上想辙

    【关键词:核电】

    汲取经验教训 确保安全高效

    问:一直以来,核能作为一种清洁、安全的能源受到追捧。但是,日本的核泄漏事故引起全球关注,媒体、公众中还出现限制乃至“封杀”核电的呼声。核能真的该“下课”吗?

    张国宝:任何一个负责任的科学家或是政治家,绝对不会说彻底停止发展核电。核能是人类科学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成果,它让人类看到,在化石能源枯竭后能够继续大量提供能源的希望。我认为核能不可能“下课”。瓦特发明蒸汽机,标志着人类进入一个生产力快速发展的阶段,但也伴随着化石能源的大量使用。这200年,人类迅速地消耗了地球几十亿年演变累积下来的能源,试问当化石能源枯竭时,人类使用什么能源?有的人说用太阳能、风能,这当然要用,也应该用,我本人也是风电积极的推动者。但发展风能、太阳能的能量密度还不足以弥补化石能源,光用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难以承载地球这么多的人口,也难以继续现在的生活方式。从目前人类掌握的技术来看,只有利用可控的核裂变、核聚变,在人类的控制下放出能量,供人们使用,才能让人类在化石燃料枯竭的情况下,源源不断地使用能源。

    问:两会期间,不少能源、电力行业的老总都不约而同地透露了对涉足核电开发的“雄心”和相关计划。对此,如何保证核电足够的安全?

    张国宝:日本福岛核泄漏事故无疑给全世界上了重要的核安全一课。但中国拥有13亿人口,不发展核电是不可能的。现在全世界一共有443座反应堆,美国有104座,法国国土面积这么小的国家,也有58座,而我国从发展核电到现在为止,却只有13座反应堆。我国核能的比重还不到2%,煤炭却达70%左右,而发达国家正好反过来。大量使用煤炭的结果是大气污染严重,面临的节能减排压力比别的国家都要大。目前一些核能大国,包括美国总统奥巴马、法国总统萨科齐,都表示核能要继续发展,只是要更加注重安全,即使是现在出现核事故的日本,也没有表示要停止发展核电。日本福岛核泄漏事故,包括25年前的切尔诺贝利事故,都是人类在认识自然和探索自然的过程中,没有对核能完全充分的认识,人类应该从这些灾难中吸取经验和教训,进一步提高我们的技术,确保核能发展更加安全,而不是在灾难面前停下来。

    我国“十二五”规划也提到“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高效发展核电”,自福岛核电事故后,国务院立即召开会议,确定相关要求,暂停审批核电项目,并正对全国核电站进行全面的安全检查,以使其能100%符合安全标准。与此同时,核安全规划编制工作已经提速,核电发展中长期规划也面临调整。这些措施表明了中国发展核能更加注重安全。至于多家能源企业此前都想进入核电行业,我一开始就是赞成的。可以参股投资,但还是应由专业的核电企业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来建设和经营。法国只有一家企业经营核电不是也发展得很好吗?

 【关键词:新能源】

    完善激励政策 打破发展瓶颈

    问:可否这么理解,日本核电站泄漏事件的“飞来横祸”,很有可能成为风电、光伏等新能源产业的意外之机?

    张国宝:“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大力调整能源结构,增加清洁能源的比重。太阳能、风能等是大自然界赋予我们的,是可再生的清洁能源,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这些年,我们国家的新能源发展势头非常快。以风电为例,吊装已经达到4100万千瓦,超过德国,仅次于美国。光是2010年就增加了1300万千瓦,这个增量是世界第一。但随着风电装机规模的扩大,风电发展遇到了一些瓶颈,包括技术、体制、规划等方面的问题。前些年,我们国家所有的风机几乎全部买国外的,价格很昂贵。那个时候我也没有搞懂,风是不要钱的,为什么风电成本比煤电成本要高那么多呢?我们煤电一度就三毛来钱,但那个时候风电一度要1块多钱,有的时候甚至更高。后来我了解到主要是设备贵,所有设备产生的折旧等财务费用摊到每度电上就要1块多。

    问:都说您是“追风第一人”,谈谈您的想法?

    张国宝:发展风能,首先要把成本降下来,推动风电国产化。对此,我认为有这么三项措施:一是把规模做大,只有量做大了,才能摊薄成本。如果没有批量化生产谁愿跟你搞国产化?二是引入竞争。有些人不喜欢计划经济,但是一到定电价了,又喜欢政府给定个高电价,那怎么能行呢?我们通过搞招标,择优录取。三是推进国产化,让风机生产、研发的成本降下来。

    其次,解决体制机制方面存在的问题,也就是说如何解决发了电上不了网的“弃风”现象。举例子来说,内蒙古电网不是国家电网的一部分,怎样把内蒙古电网发的风电全部送到大电网?投资谁来出?这些问题的协调有一定的难度,所以需要规划,还需要政府扶持,风力发电现在的成本大体上一度电在5毛到6毛之间,比煤电还是要高一些。那么高出的部分通过全网平摊,我们通过收取每度电4厘钱的新能源基金,用来补贴新能源与传统能源的差价,这也是鼓励新能源的发展。但在财税政策的激励上还有待完善。

    问:除了风能,现在其它新能源发展前景如何?

    张国宝:近几年,太阳能、地热能以及生物质能发展非常快,很多国家惊叹于中国新能源发展速度。当然,新能源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有媒体曾报道开发太阳能过程中耗的电比太阳能发出的电还多,说风能、太阳能等大量过剩,认为新能源的发展存在非理性“跃进”。看待任何事物都要看到它的主流与支流,我认为发展新能源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只是它的支流。新能源发展过程中,出现问题就要积极去解决,遇到瓶颈就要设法去打破,而不是停止脚步搁置起来,大力发展新能源已经是大势所趋。

【关键词:原油】

减少过度依赖 加紧替代规划

问:最近,受中东、北非国家动荡局势的冲击,国际油价节节攀升,国内成品油价格也跟着上调,这是否预示着能源安全的警钟再次被敲响了?

张国宝:最近,日本大地震引发海啸与核泄漏,以及中东北非地缘政治不稳,使国际油价连续大涨,国内成品油价格也跟着上调。但是,利比亚战事主要是影响欧洲,特别是意大利的原油供应,对我国石油供应中断的担忧基本可以排除。我国从利比亚进口的原油只有700多万吨,只占我国石油进口量的3%,90%以上是中石化在经营,这个比例相当小,即使利比亚的出口全部停止,我们国家也完全可以从其他的渠道进口石油弥补。但是,利比亚战事迅速推高了国际油价,加大了我国石油输入型通胀压力,所以,也再次敲响了我国能源安全警钟。

问:一旦闹“油荒”,我们怎么办?

张国宝:前面已经讲到,利比亚局势的影响主要是油价,不会影响到供应短缺。目前来讲,我国的能源安全,主要是原油的安全。我国56%左右的石油是从国际市场进口,对外依赖度高。在进口原油成本越来越高的情况下,保障能源安全需要在节油和石油替代战略上下功夫,减少对石油的过度依赖。节油可多用其他能源,特别是用清洁的二次能源电,少用油。而电可以从化石能源、核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能等多种一次能源转换获得。譬如我们的现代交通工具火车,从上世纪50年代的用煤,70年代的用油,再到现在用电的动车组,如果进一步提高电力机车的比例,将可以大大减少原油的使用。另外,鼓励使用公共交通,减少私家车的使用,也是一种节油方式。在城市里,如果大家多乘公共交通,譬如地铁等,既节油又减排。而地铁使用的是电能。

问:您说石油替代战略,指的是什么?

张国宝:主要包括使用风能、太阳能、核能、生物能等一些新能源。这次,如果不是发生日本核泄漏事故,我国可以在安全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核电。核电可以代替煤、油应用在很多领域,实现石油替代潜力大。但自福岛核电事故以来,公众担心核安全的情绪不断在增加,核电的发展政策需重新思考定位。还有,我们国家消费4亿多吨油里面,有8000万吨油是用来当化工原料,生产乙烯等化工产品。如果我们能够用煤来替代石油生产化工产品,也是石油替代的一种途径,现在这个技术已经开发出来了。只要我们积极推广先进的技术、工艺,可以不用石油的地方尽量不用,中国的节油是有很大的空间潜力的,譬如像交通工具,如果有朝一日,电动汽车的技术得到突破,大家都使用电动汽车,节油空间可以进一步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