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正文
未来可缓解电力紧缺 核电仍是优势明显的重要选择
发布时间:2011-06-15 来源:中国能源报

内陆核电可发挥作用

华东、华中、华北所辖区域,内陆省份居多。中电联日前表示,近几年的电荒是结构性缺电造成的,中东部地区面临季节性电力缺口和“西电”无法“东送”的困境。

6月2日,覆盖湖北、湖南、河南、江西、四川和重庆六省市的华中电网召开迎峰度夏新闻通气会,称华中地区今年以来供电形势持续紧张,截至5月底,六省市相继采取有序限电和错峰用电措施,全网限让电量共计40.7亿千瓦时。

针对常态化的拉闸限电,中部各省早在几年前就打算建设核电项目,而且在项目申报中详细说明了发展核电的原因。江西彭泽核电项目、湖南桃花江核电项目以及湖北咸宁核电项目,已经是国家计划内的首批内陆核电站。此外,河南、四川、重庆也在展开前期的选址调研工作。

去年12月,中电联发布的《电力工业“十二五”规划研究报告》明确指出,到2015年,我国将形成“东中部核电带”,即在辽宁、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海南等沿海省区加快发展核电;稳步推进江西、湖南、湖北、安徽、吉林等中部省份内陆核电项目。

但是,福岛核事故之后,我国暂缓审批新核电项目。同时,对内陆核电建设的争议更加明显。

“认真对待内陆核电建设是应该的,但是内陆核电和沿海核电应该说都是安全的。福岛一号核电站泄漏是超涉及基准的自然灾害叠加造成的事故,9级地震并没有严重破坏核电站建筑物,最主要的原因是海啸切断了应急电源,而内陆发生海啸的可能性很小。”傅满昌表示,“未来要解决内陆的能源供应问题尤其是电力供应,发展核电仍然是重要的选择。”

就公众关心的内陆水源是否会受到污染,傅满昌介绍说:“实际上所有的核电站在排放中都有严格的规定和要求,只要不发生类似福岛核事故一样堆芯融化产生的高浓度废液排放,就不会有超标的放射性物质向水源排放的可能性。”

“对于洪水,主要考虑山洪爆发和水库决堤等突发的严重灾害。核电站应该是在选址时做了充分的考虑,即百年或者更长时间的记录中,选址所在地江河洪峰的最高水位是多少,这样的水位情况下,洪水是否能倒灌进反应堆厂房,淹没反应堆。”傅满昌表示。

“唯有安全的前提下高效发展核电,核能作为未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重要支撑性能源的优势才能体现出来。但是内陆核电的建设,还是要期待《原子能法》及子法、核安全规划等出台后,才能明确一些东西。”上述业内人士强调。(记者 朱学蕊)

   上一页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