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正文
风吹酒泉电送中国——大型风电基地建设的甘肃样本
发布时间:2011-08-16 来源:中国能源报

酒泉启示

    风电场项目“打捆”审批

    谁都清楚,在中国,“跑项目”是最让人头疼的差事。尤其是国家级的大项目,每一个都要经过20多道程序,盖20多个章子。而在2008年5月,北京传来捷报:国家发改委批复了酒泉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十一五”380万千万风电项目建设方案,这种规模在风电项目审批的历史上极为罕见。

    许多兄弟省份的同行们十分惊讶,他们不解地问:我们批一个5万千瓦风电场一两年都下不来,你们怎么一下子能批下380万千瓦?

    记者了解到,在酒泉,涉及风电的所有项目都由市发改委、能源局统一规划,提前把本子准备好,整体打捆申报。380万千瓦风电场项目,仅仅不到一年时间,环评、安全、土地等各种手续就都完成了。企业进驻工业园区之前,市里早已把“路条”全部拿到手了,企业只管埋头建设,不用为那些跑路盖章的事情分心,这也是大企业纷纷抢滩酒泉的原因之一。

    380万千瓦的项目一落地,马上就被龙源、中节能、中电国际等18家大企业瓜分,分别是玉门和瓜州的18个20万千瓦风电场以及2个10万千瓦风电场,总投资约380亿元。

    以亚洲第一、世界第三的龙源为例,截至2011年6月底,龙源电力已在甘肃投运风机699台,总装机容量达858兆瓦,并计划年底突破1000兆瓦,2015年达到2000兆瓦,位居甘肃省第一位。龙源总经理谢长军对本报记者表示:“河西走廊风能资源丰富,戈壁土地成本低,交通条件好,是建设大型风电场的理想之地。”至此,国家确定的“风电大基地”战略在酒泉初现雏形。

    集约引强发展装备制造

    甘肃酒泉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主要确定在风资源富集的瓜州、玉门等地。按照常规思路,风电装备制造基地应与风电场项目就近结合。两地政府对引进风电装备制造企业热情极高。

    然而,一头冷水泼向了瓜州和玉门。时任瓜州县长的李丽在接到李建华的一个电话后哭出了声,眼看谈好的风电装备制造项目就要瓜熟落地,要知道,这可以带来十几亿甚至几十亿元的年产值。

    李建华在电话中对李丽说的话,正是酒泉引进风电装备制造企业的整体战略之一:风电装备制造业必须坚持集约发展的思路。集约,就是集中发展,不搞分散经营——除风机塔筒外,所有装备制造企业都集中到酒泉市肃州区。

    李建华解释道:“如果以县为单位来做,只能打一枪换一个地方,这是建菜市场的方式,不是搞工业的方式。”

    “引强”是酒泉发展装备制造业的另一方针,酒泉市肃州区紧紧盯住风电整机制造前三强:华锐风电、金风科技、东方电气。

    华锐风电行业排名全国第一、世界第二,是引领中国风电成本下降、打破国外垄断巨头价格和技术垄断的排头兵,目前可生产中国最大单机容量的6兆瓦机组。金风科技,行业排名全国第二、世界第五,是我国首家采用直驱永磁技术的风机制造企业。东方电气,行业排名全国第三、世界第七,受汶川地震影响,抗震救灾结束后即来到肃州区落户。零部件制造如风电叶片企业前三强中材科技、中复连众、中航惠腾也悉数进驻。

    肃州区委书记杨克忠告诉本报记者:“现在,全世界风机制造量一半在中国,中国的1/3在酒泉。2010年,销售收入达到234亿元,给肃州区财政贡献了2.57亿元税收,占全区财政收入的42%,成为地方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发动机。”

    以风电促电网、调峰电源建设

    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这个困扰人类数千年的问题反映到风电产业上是,先干起来,还是先等电网、调峰电源等建好再干?

    甘肃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本地消纳电量能力有限;加之风电具有波动性,曾被认为是垃圾电,需其他电源调峰,尤其是在风小的时候要有火电、抽水蓄能等顶上来。从可持续的角度看,这两个配套工程比风电本身更加重要。

    酒泉立即上马风电还是等电网、调峰建好再说?甘肃省委书记陆浩的回答是:反弹琵琶。陆浩说:“反弹琵琶是敦煌莫高窟最经典的一个壁画,发展时就需要逆向思维。酒泉选择先干起来,再以风电促电网、调峰电源建设。”

    玉门市委书记雒兴明对本报记者说:“在中国,如果没有风电场,电网、调峰等一系列配套工程几乎不可能核准建设。”

    电网建设被带动起来了。在酒泉风电迅猛发展和国家电网的大力支持下,当时我国电压等级最高、线路里程最长的750千伏超高压输变电工程于去年底运行了。这条线路建成后,解决了一期工程536万千瓦风电的并网发电问题。

    国家电网公司总经理刘振亚对本报记者表示:“我们按照‘建设大基地、融入大电网’和由近及远、分期建设的总体思路,高质量完成了八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输电规划。从研究的结果看,除充分利用本地消纳能力外,千万千瓦风电基地项目需要在全国统筹消纳,主要消纳方向为华北、华东、华中地区,风电电力流向与我国能源流向一致,呈现‘西电东送’‘北电南送’格局。”

    据了解,截至今年6月,国网公司累计投资433亿元,建成风电并网线路2.46万公里,其中750千伏1694公里、500(330)千伏3415公里。

    在调峰电源建设方面,以瓜州县为例,按照国家常规能源和再生能源的配比要求,该县促进火电、光电等能源产业的快速起步,譬如甘肃电投常乐电厂一期2×100万千瓦前期工程建设已完成投资8500万元,光伏发电已完成两年的观测工作,并与中电国际、中广核、龙源电力等企业签订合作开发协议。

    2006年率先提出“建设河西风电走廊,打造西部陆上三峡”的陆浩勾勒出了甘肃省风电产业三步走的宏伟蓝图,目标是在2020年以后,装机容量继续扩大到3000万千瓦以上,使河西走廊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风电基地。

    中国是世界风电发展的缩影,酒泉是中国风电发展的缩影。酒泉遇到了风电开发中几乎所有的难题,酒泉的经验为我国风电发展提供了范本。(记者 陆宇)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