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亚能源资源评价 哈萨克斯坦 哈萨克斯坦是中亚地区第一石油生产大国,油气资源十分丰富,其探明储量和产量在中亚各国均居首位。就己探明的油气储量看,其可以进入世界前列。国际能源机构(IEA)认为,“哈萨克斯坦石油总储量估计在950—1170亿桶(158—195亿吨)。天然气储量估计在4万亿立方米,其中探明储量约为1.5—2.4万亿立方米。随勘探开发力度加大,哈的油气储量在不断刷新。哈的油气资源大多集中在西部地区的曼格拉克半岛、布扎奇半岛、田吉兹地区、阿克纠宾斯克州等地。田吉兹油田是目前哈产量虽大的油田,也是世界十大油田之一。 土库曼斯坦 土库曼斯坦素有“中亚科威特”美誉,其主要能源资源是天然气。土库曼斯坦己探明天然气储量高达22.8万亿立方米,排世界第四位,估测储量甚至达23万亿立方米。天然气主要蕴藏在其东部和中部的阿木达里亚油气区、里海南部油田、穆尔加勃盆地、卡拉库姆高地。如果加上里海领海,则其领土85%都具有开采石油天然气的前景。据美国地质学家估计,阿木达里亚油田的储量仅居阿拉伯和西西伯利亚油田之后,居世界第三位,而穆尔加勃盆地和阿木达里亚区域是世界最大的气田之一。 乌兹别克斯坦 乌兹别克斯坦拥有丰富油气资源,国土面积中有63%位于油气凝聚带,是世界15个天然气生产大国之一。已探明的石油储量约9480万吨,潜在储量约有40亿吨石油和6.3亿吨凝析油。已探明天然气储量为3万亿立方米,潜在储量达5万亿立方米,主要分布在布哈拉一希瓦地区。西乌油气的大部分探明储量比较分散,主要油气区块分布在乌斯秋尔特、布哈拉一希瓦、西南吉萨尔、苏尔汉河和费尔干纳地区。 塔吉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 迄今为止塔吉克斯坦尚未发现储量丰富的大型油气田。已探明石油储量为189万吨,天然气储量不大,油气资源在中亚五国中相对贫乏。吉尔吉斯斯坦相对来说能源十分贫乏,石油天然气资源短缺,不能保证其国民经济的独立发展,其主要从哈萨克斯坦进口能源产品。 中国与中亚 能源合作的现实意义 中亚一里海地区丰富的油气资源不但对其自身有着巨大的价值,而且其对于中国而言也有着举足轻重的现实意义。 有利于保障中国的能源安全。这主要表现为:(1)弥补我国石油缺口。我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使得我国面临的石油缺口不断扩大,估计到2020年进口石油量将达3亿吨。只要中国中亚的能源合作能进一步发展,中亚一里海地区丰富的油气资源将对中国21世纪工业发展发挥重要作用。(2)符合供给多元化要求。中国现有的主要油气供应来源于中东地区,但它是一个潜在的不稳定供应源,中国可从中亚里海各国获得稳定长期的供应,且更安全更具潜力。(3)减少海上路径依赖。中国60%的石油进口必经马六甲海峡,且大多数由外国油轮运输,对于这条航线中国的军事力量尚不能予以安全保障,而中亚油气目前不需远洋海运就可确保石油供应。 有利于我国“西部大开发”及“西气(油)东输”策略的实现。中亚是一个新兴的世界能源中心,中国可利用地理相邻的优势,充分考虑新疆未来的油气化工业发展需要以及中国未来能源战略储备。进口中亚的能源将促进新疆及西北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和谐,“欧亚大陆桥构想”就是一个对这种优势的运用。它的具体思想是:以开发新疆的石油、天然气及铺设管道从里海和中亚等地进口能源为中心,充实铁路、高速公路、航空网和光纤等横跨欧亚大陆的基础设施,推进沿线地区的能源转换,开发城市和恢复生态。中国既可以把从中亚铺设过来的进口石油的管道作为西部石油输往东部的一条路径,节约西部开发的成本,又可以铺设管道为契机,改善沿路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开拓交通,带动经济的发展。 有利于完善中国地缘政治战略。从地缘政治看,中亚拥有极为重要的战略地理位置与重要的能源战略地位。中国应深化与中亚的油气合作,加强双方的地缘政治联系,巩固“上海合作组织”战略成果,从而在中亚谋求稳固的政治、经济地位,突破西方大国对中国的战略包围圈。 (以上内容均摘自《中国与中亚能源合作的战略思考》) |
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正文
中国与中亚能源合作的战略思考
发布时间:2011-09-19
大中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