毋庸置疑,这是迄今为止,世界上质量管控难度最大的输电工程。它挑战了沿线海拔最高、施工冻土区最长两个“世界之最”,攻克了高原生理健康保障困难、高原生态环境极其脆弱、高原高寒地区冻土基础施工困难和高海拔过电压与绝缘配合及设备研制难度大的四大工程难题,解决了电网“大直流、小系统、弱受端”安全运行特性系统技术难题。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青藏联网工程建设,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同志批示:确保把这项民心工程建设好、管理好,早日发挥效益。 为此,国家电网公司把这项工程作为最重要的建设项目加以管控。刘振亚总经理提出了建设“安全可靠、优质高效、自主创新、绿色环保、拼搏奉献、平安和谐”世界高原直流输电精品工程的总体目标。 工程建设总指挥部站在对历史负责的高度,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建设“电力天路”原则,提出了“围绕一个目标,实现两项确保”的建设目标,即:围绕刘总提出的总体目标,确保实现国家优质工程金奖、中华环境奖、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电力优质工程奖、鲁班奖“五个一”目标,确保实现零死亡、零伤残、零高原后遗症、零鼠疫传播、不发生群体性事件、不发生政治敏感事件、不发生重大环境污染和破坏事件的“四零、三不”目标。 工程技术人员针对高海拔、高寒地区施工安装技术、系统集成、设备研制和电气设备绝缘配合等诸多挑战,加强技术攻关,提前开展系统研究、冻土基础施工、工程环保水保、设备过电压与绝缘配合等15项关键技术研究,取得了重大科研成果,开创了攀登世界电网建设高峰的壮举。 3万余名工程建设者克服高寒缺氧、地质复杂、冻土广布等重重困难,坚持全面策划、试点先行、样板引路、过程管理、严格验收,精心编制冻土基础、热棒、组塔架线、设备安装等施工方案、监理方案和验收细则,并严格按照基建标准化作业要求组织实施,从工程设计、设备制造、施工管理、现场监理等各个环节,对工程质量进行全过程管理,有力地保障了“创国优、争鲁班、保三零”安全质量目标。 经过一年多的艰苦奋战,“电力天路”投运在即,工程质量这条“生命线”得到了初步检验。直流线路于7月18日全线贯通;冻土基础经受了冻融循环考验,未出现明显沉降位移现象;换流站GIS设备耐压试验、换流变耐压、局放试验一次通过;750千伏系统、青海侧330千伏系统和西藏侧220千伏系统均已带电试运行;青海日月山750千伏变电站已通过“鲁班奖”复检并进入公示程序;整体工程获得了青海省江河源杯、电力行业优秀设计一等奖、电力建设新技术运用示范工程、全国AAA级诚信文明工地等荣誉,在电力优质工程奖评选中名列前茅。李炼 涂吉祥 |
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正文
质量:“电力天路”的生命线
发布时间:2011-10-12
大中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