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正文
煤电联营不合时宜还是眼界高远
发布时间:2011-11-09 来源:中国能源报

一直以来,我国对电价实行管制,而煤炭价格则是半市场化。而由于市场煤价持续上涨,火电企业的重点合同煤供应无法得到保障,不得不采购市场煤,从而导致亏损加剧。

据统计,电煤市场价格自3月份明显上行。7月份秦皇岛港5500大卡山西优混煤炭平均价840元/吨,比3月份上涨78.8元/吨,经8月份略有调整后,10月份又重新恢复上涨至842元/吨。这使得火电企业发电成本也随之不断上涨。中电联近期的数据报告显示,今年1至7月份,五大发电集团的电力业务合计亏损74.6亿元,同比增亏82.7亿元,其中火电业务亏损180.9亿元,同比增亏113亿元。在这样的情况之下,火电企业不得不选择进入处于供应链上游的煤炭行业来降低成本,此前就有很多发电集团进军煤矿,煤矿企业自营电厂的消息。而近期,这种电煤互相渗透的趋势越发明显,与上游煤炭企业合作运营以弥补火电业务的巨额亏损,成为发电企业摆脱亏损困境的一项新尝试。同时,双方的合作方式也开始向资产和股权等更为深入的领域转移。

资产重组转让股权

10月28日,中电投旗下漳泽电力出台了其资产重组方案,山西同煤集团将通过向漳泽电力注入其四家电厂及两家煤矿,从而取代中电投成为漳泽电力的控股股东。资料显示,漳泽电力去年亏损7.49亿元,今年前三季度已亏损5.4亿元,如果不能扭转连年巨亏的局面,可能将面临退市的风险。

据了解,山西大同煤业集团归属于山西省国资委,是全国最大的动力煤生产基地之一。根据重组方案,同煤集团将经由直接向漳泽电力注入资产,以及中电投将所控股权无偿划归山西省国资委,再由山西省国资委全权委托同煤集团对所划转的股份进行管理等方式,最终实际控制漳泽电力47.36%的股份。

记者了解到,同煤集团本次注入漳泽电力的资产分别为旗下塔山发电60%股权、同华发电95%股权、王坪发电60%股权、大唐热电88.98%股权,煤炭资产则是临汾宏大持有的豁口煤业100%股权、锦程煤业90%股权。重组之后,漳泽电力既能得到稳定煤炭资源供应保证,又省去了高昂的燃料运输费用。未来的漳泽电力将逐步形成坑口电厂的特点,成为煤电一体化的示范企业。

双方参股共同经营

对于发电企业来说,直接转让控股权给煤炭企业并不是常见的合作选择。上述同煤集团与漳泽电力之间的资产重组计划,是多年来五大电力集团第一次出让旗下深陷亏损的火电上市公司控股权。相比之下,双方出资成立新的煤电一体化企业则是比较常用的合作形式。

11月2日,中国电力国际发展有限公司宣布,将与中煤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组建一家合资企业,以建设和经营燃煤发电站,总投资额49.8亿元人民币。合资公司注册资本为10亿元,中国电力将持有80%股权,中煤能源持有20%股权。

该公司将收购中国电力位于山西省的神头一厂的两组600兆瓦燃煤发电机组,主要从事投资、建设和经营燃煤发电站、发电、供热以及其他副产品。中煤能源将确保发电站煤炭供应充足,并在同地区5大国有发电公司所属电厂的市场煤炭价格上给予优惠。此外,两家公司表示,未来还将在其他煤电联营项目中进行合作。

合作成效众说纷纭

对于近期电力与煤炭企业频频合作的消息,有专家分析表示,发电企业与成熟的煤企之间通过转让股权或者合资等方式进行合作经营,其效果远远好过煤企自营电厂或者电企自营煤矿。毕竟煤企进入发电领域往往难以得到好的电源分布点,而电企自行收购或者开发煤炭业务,则需要考虑到漫长的审批程序、安全与事故的影响以及运输等等方面的问题。因此,手握煤炭资源的地方煤企与电力上市公司的联合,成为解决煤炭矛盾的一个双赢之举。

电企亏损严重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煤炭供应紧张,电煤价格居高不下。随着煤炭企业的资本进入电企,无论是直接控股还是合作经营,火电厂的煤炭供应问题将会得到极大缓解。同时煤炭企业的高额利润,也能帮助电企摆脱其火电业务亏损的包袱,有更多的余力转向开发新能源等业务。而由于煤矿集团接手火电企业在燃料和资金方面都具有明显优势,抄底火电企业也有可能成为煤矿集团的重要战略选择。

然而,也有业内人士表示,煤电一体化合作的作用可能并不乐观。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称,要真正实现煤电联营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至少需要20年,而要靠这个方法来解决眼下的煤电矛盾,很难见效,这是回避矛盾的做法。表面上,煤电一体化似乎可以内部消化煤价上涨的影响,解决发电企业资金和成本问题,不用再迫切需求提高电价。但通过煤企的利润来来填补电企的亏损,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煤电价格矛盾,因此只是一时的权宜之计,绝非长久之策。此外,中电联研究室主任沙亦强也表示,目前卖煤收入远高于发电收入,对于煤炭企业来说,收购火电厂的积极性并不是很大。短期内地方煤企收购央企电厂控股权的行动很难成为潮流。记者 杨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