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正文
我国电力行业节能关键技术发展现状
发布时间:2012-01-12 来源:国家能源局


    五、智能电网技术

建设智能电网在客观上为调整、优化电力和能源结构提供了有利条件和机遇,并且可为电力企业提高运行效率及可靠性、降低成本。通过对电力生产、输配、用电各个环节的优化管理,可以节省电费、实现智能管理、具有更强的可靠性和使用效率、增加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支持混合动力车的接入等。

从全球范围来看,20世纪80年代以来,属于当前智能电网范畴的一些技术如电子控制、数字化计量和监控开始得到应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人们将适应未来需要的现代化电网作为一个整体开始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一些电力公用事业机构在小范围内对电网进行改造和升级,以获取实践经验,提高运营绩效。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后,世界各主要国家纷纷加大了智能电网建设的力度,并投入大量公共资金予以扶持,将其提升到国家能源、环境与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高度来全力推行。目前,国际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和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等组织机构已经或正在加紧制定与智能电网相关的国际标准。

我国国家电网公司以“坚强智能电网”为目标,提出了到2020年的三阶段发展规划,提出建设以特高压为骨干网架、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的坚强智能电网。过去两年,国家电网全面推进智能电网试点工程建设,全面启动了21类228项试点工程,制定了15项智能变电站标准,已经建成陕西750千伏、延安、江苏220千伏等8个智能变电站。加快技术标准制定和关键设备的研发应用,加强清洁能源发电并网技术研究,提高电网优化配置能力,研发重点领域集中在智能化电力电子设备、智能化传感技术、可再生能源并网、储能技术和分布式能源。

   上一页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