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正文
广东省着力做好成品油供应保障工作
发布时间:2012-04-28 来源:发改委网站

2011年是“十一五”的开局之年,广东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2673.59亿元,同比增长10%,经济运行从快速增长转入平稳增长区间,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受此影响,广东省生产、物流和客、货运输等刚性用油保持了良好的增长势头,成品油总体需求平稳增长。2011年,全省成品油累计销量2679万吨,同比增长6.8%,其中,汽油1076万吨,同比增长8.2%,柴油1603万吨,同比增长6.0%。受国际油价及实际需求影响,全年成品油价格整体呈“过山车”走势,波动频繁。广东是全国重要的炼油大省,目前有广石化、茂石化、中海油惠州炼厂、东兴炼厂4个炼厂,年炼油能力达到4550万吨,居全国第三位。随着一批大项目的陆续上马,“十二五”末广东炼油能力将突破1亿吨。2011年,广东省内炼厂累计加工原油4213.7万吨,占全国的9.4%,生产汽油628万吨,柴油1542万吨。2011年,全省汽油整体保持较为充裕的态势;进入四季度,受资源和价格因素影响,柴油出现时段性、区域性紧张局面。面对成品油供应保障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省经信委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的统一部署,结合地区实际,精心组织、加强调控,主动作为、攻坚克难,积极采取各项措施,构建多层次、全方位的成品油供应保障体系,力保各个时段特别是资源时段性、局部性紧张时期成品油稳定有序供应,为广东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坚实能源基础。

一、创新监测思路和方法,提高监测的参考价值

密切关注市场供需变化情况和国内外石油市场供应、价格走势,不断探索和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以科学的手段加大市场监测力度,做好动态监控。

一是优化渠道,完善数据收集。要求各地市经济和信息化主管部门、三大石油公司采取日报制度,坚持每天通报供应情况。落实专人联系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三大石油公司,收集公司储运、销量、价格等数据;加强对全省民营批发企业供销、库存、价格情况的统计,确保全面、准确、及时了解全省成品油供求变化和价格走势,为科学分析提供可靠的依据。

二是认真分析,做好信息发布。编制发布成品油运行专刊,认真做好月、季度成品油运行数据的分析、发布,提高运行调节的针对性和灵活性;建立成品油运行手机短信服务平台,在一定范围内发布每日全省成品油库存、国际市场油品价格等信息;通过发布要情专报,及时分析上报成品油市场运行中的突发事件,不断提高信息服务效率和质量。类型多样的运行情报及分析预测信息已成为做好成品油供应保障工作的重要支撑,也成为领导、有关部门和成品油企业掌握经济运行动态、调整供应保障思路和经营决策的重要参考。

二、加强协调重点油品企业,夯实供应保障基础

不断完善定期联系机制,变被动为主动,及时发现和排解油品市场运行中的矛盾和问题。坚持实行省内重点石油企业例会制度,邀请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中油BP、中化等市场供应销售主渠道企业参会,通报各单位的供应、销售情况,预测下阶段资源供应形势,交流、布置保障供应的各项措施。同时,加强走访,不定期到省内各大石油公司进行实地调研,了解企业经营情况,加强协调,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提高供应保障能力。2011年5月,我委专程赴京走访了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集团,争取各大集团继续加大力度支持广东省成品油供应保障,通过建立良好的联系渠道,增进了交流,取得良好效果。

三、加大产运销协调力度,抓好重点用户油品保障

一是指导各地经济和信息化主管部门与当地石油企业加强联系,要求一旦出现限供、断供等情况,及时上报及时协调解决。二是加强与交通等部门的沟通,紧密结合成品油资源调配需要,统筹安排水路、铁路等多种方式,畅通运输途径,保障资源按时按需到达。三是督促成品油经营企业做好销售和库存的日常监控,加大资源产运销衔接,优化仓储物流,积极协调解决调运中遇到的困难,提高供应能力。四是加强协调,要求各单位按照”保民生、保重点、保急需”的原则,重点保障重点城市、高速公路、中心城区等重点区域以及农业、公用事业等重点行业的稳定供应,避免加油站(点)出现断档脱销状况。

四、着力监测市场变化,积极应对资源紧缺局面

2011年第三季度后,受销量增长、炼厂设备故障、中石化等几大集团公司减少油品自采以及资源配送不畅等因素影响,广东省成品油库存连续下滑,由最高峰的125.99万吨(可用17天)下降到78.77万吨(可用11天)。第四季度,国内柴油资源供应偏紧,部分地区柴油市场出现限量销售甚至停售现象,柴油供需矛盾凸显,广东省柴油日均库存一度接近29.4万吨(可用7天)的警戒线水平,广州部分民营加油站也出现短暂柴油断供现象。面对严峻形势,省经信委加强调查研究,沉着应对,积极协调中石化广东石油分公司等五大石油公司加强与总部沟通,争取在正常配置计划外,根据实际情况额外增加广东地区的资源投放量;组织各地加强外采力度,积极联系外采资源,落实资源到货入库;组织各地零售企业合理配置资源,结合广东经济发展实际,增加柴油资源的配置及调运,同时加强经营主体间的协调,调剂品种余缺,提高保供质量,有力地缓解了资源紧张局面,确保成品油市场供需稳定有序,全省未出现大面积、长时间断供情况。

五、加强违法行为打击力度,规范市场经营行为

在全年成品油市场总体充裕的形势下,省内违规经营走私、非标成品油、掺假使假等行为有抬头之势。为维护本省成品油市场的正常秩序,净化市场经营环境,结合对粤港两地牌照货柜车走私柴油的专项打击和“国门利剑”专项打击工作,紧密联系打私办、海关、工商、质监、公安、物价等部门,加强对辖区内的成品油经营企业的监管,取缔非法加油网点,严厉打击油品走私、违反价格政策、囤积惜售、掺杂使假等扰乱成品油市场经营秩序的行为,切实维护成品油经营企业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六、全面推广使用清洁燃油,改善空气环境质量

推行高标准车用燃油,降低机动车排气污染我省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重要工作内容。广东省从2008年开始推进此项工作。为解决粤Ⅲ、粤Ⅳ油品的供应问题,省经信委多次会同省环保厅与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等油品供应企业协调,积极沟通国家有关部门督促炼厂加快炼油装置的升级改造,保障油品供应。在各单位的积极配合下,从2011年8月1日起,在东莞市全面推广使用粤Ⅳ汽油,我省使用粤Ⅳ汽油的市增加至3个(广州市、深圳市已使用);从12月19日起,全省全面推广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车用柴油(国Ⅲ柴油),广东省的清洁燃油推广工作持续走在了全国的前列。

七、加强信息披露,着力稳定市场

在成品油调价、资源供应紧张等特殊时期,积极引导新闻媒体做好舆论宣传,组织大型石油企业,主动和主流媒体联系,披露形势预测、库存、供应、价格情况、采取的应对措施等信息,加强正面宣传,合理引导社会舆论,确保市场稳定。(广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