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正文
吴吟在全国煤炭工业和谐矿区建设现场会上的讲话
发布时间:2012-05-28 来源:国家能源局

    编者按:2012年5月9-10日,全国煤炭工业和谐矿区建设现场会在安徽淮南召开。国家能源局副局长吴吟同志出席会议并作讲话。为落实会议精神,推进和谐矿区建设,推动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现将吴吟同志讲话录音整理刊登如下,请各地区、各单位认真学习、贯彻落实。

在全国煤炭工业和谐矿区建设现场会上的讲话

国家能源局副局长 吴 吟

(2012年5月10日)

    建设和谐矿区,是煤炭工业坚持以人为本,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转变煤炭工业发展方式的重要体现,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煤矿企业在和谐矿区建设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取得了宝贵经验。通过召开全国煤炭工业和谐矿区建设现场会,推广先进经验,分析形势和任务,对我们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理清思路,完善措施,不断深化和谐矿区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下面,我从煤炭行业管理角度,就煤炭工业和谐矿区建设谈几点意见,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提高和谐矿区建设认识

    2005年2月19日,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了重要讲话。他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要在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扎扎实实做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

    2005年6月,《国务院关于促进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18号)正式颁布。18号文件贯彻了胡锦涛总书记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明确提出要统筹煤炭工业与相关产业协调发展,统筹煤炭开发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统筹矿山经济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构建新型煤炭工业体系。2007年6月,在18号文件实施两周年之际,国家发展改革委在淮南召开了和谐矿区建设座谈会,对和谐矿区建设进行了深入探讨,肯定了和谐矿区建设对于破解“三农”(农民、农村、农业)、“四矿”(矿业、矿城、矿区和矿工)问题,构建新型煤炭工业体系,推动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

    座谈会召开后,各地各煤矿企业结合实际,积极探索,在和谐矿区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作为较早开展和谐矿区建设的淮南矿业集团,致力于破解煤矿瓦斯治理、生态保护、工农和谐三大难题,推进和谐矿区建设,使企业的发展速度、质量、效益实现了飞跃。一些大型煤矿在企业内部狠抓安全生产、提高职工待遇、塑造企业文化,在矿区范围内治理生态环境、化解矿地矛盾、彰显社会责任,对和谐矿区的理解和认识也都有了很大提高,在实践中收获了丰硕成果。但也要看到,煤矿大多分布在经济比较落后、生态环境较差的边远地区,矿区发展基础相对薄弱;煤炭开采引起地表沉陷、水土流失、环境污染等问题由来已久,彻底解决还需要下很大气力;地方和企业、矿区与农村、企业与失地农民等利益关系更趋复杂,协调难度进一步加大,和谐矿区建设依然任重道远。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也是促进煤炭工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战略机遇期,更是和谐矿区建设深入推进的重要时期。从外部环境看,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人民物质文化需要不断增长,构建和谐社会的愿望更加强烈。从煤炭行业自身看,煤炭产需规模高速扩张势头相对减弱,煤炭生产和利用方式变革的要求更加迫切,一些不协调、不平衡、不可持续的矛盾和问题依然突出。面对变化的外部环境和复杂的内部问题,我们必须进一步落实18号文件统筹发展的要求,更加自觉地将构建和谐社会与构建新型煤炭工业体系目标结合起来,以和谐矿区建设推动煤炭工业的科学发展。

    二、突出和谐矿区建设重点

    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内在要求和各地实践看,和谐矿区应该是:安全生产的矿区、节约资源的矿区、生态良好的矿区、民生富裕的矿区、和谐发展的矿区。要突出这五个方面重点,推进和谐矿区建设各项工作。

    一是更加注重安全发展。大幅度减少煤矿事故死亡人数,切实保障矿工的生命权,这是和谐矿区建设的基本前提。要深化瓦斯综合治理,出台更优惠的政策,制定更严格的标准,采取更有效的措施,强力推进瓦斯先抽后采、抽采达标和区域性防突措施的落实。要加强水、火、顶板、地压等重大灾害防治工作,坚决遏制近期透水事故频发势头。

    二是更加注重资源综合高效开发。按照“集约开发、高效利用”的要求,统筹协调好煤炭工业发展与资源可持续开发的关系,这是和谐矿区建设的坚实基础。要进一步加强矿区总体规划,强化特殊和稀缺煤种开发管理。要加快煤层气产业化发展,提高煤层气(煤矿瓦斯)抽采率和利用率。积极发展煤炭循环经济,以煤矸石、煤泥发电为龙头,发展电力、建材、化工等资源综合利用产业,用好各种与煤共伴生资源。

    三是更加注重矿区生态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建设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战略任务。加快煤炭生产和利用方式变革,统筹协调煤炭工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这是和谐矿区建设的迫切需要。要大力发展绿色开采,因地制宜推广充填开采、保水开采等工艺技术,减少矸石排放、土地占用,减轻地表沉陷、水系破坏,实现矿区环境由被动治理向主动防治的重大转变。

    四是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矿区民生。改善矿区生产生活条件,提高矿区职工群众幸福指数,这是和谐矿区建设的重点任务。要建立职工收入与企业经济效益同步增长机制,重点向煤矿一线艰苦岗位倾斜,向为企业转型发展和科技创新做出重大贡献的人员倾斜。要为职工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降低劳动强度,加强劳动保护,减少职业病危害。要用好国家城市棚户区改造政策,多方筹措资金,加大煤矿棚户区改造力度,改善煤矿职工生活环境。

    五是更加注重地矿统筹协调发展。妥善处理好地企关系、工农关系,使煤矿企业发展融入地方和区域经济发展,做到规划同步、政策配套、利益共享,这是和谐矿区建设的关键环节。要正确处理企业与政府的关系,形成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参与的和谐矿区建设体制,把采煤沉陷区治理与新农村建设、城镇化发展结合起来,切实保障采煤沉陷区农民利益,合力推动城镇化发展、新农村建设,实现地矿和谐共赢。

    三、提升和谐矿区建设水平

    和谐矿区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认真总结近年来各地各企业的经验,不断提高思想认识,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把和谐矿区建设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一是坚持思维创新。淮南矿业集团治理瓦斯的经验表明,树立了“瓦斯事故可以预防”、“瓦斯超限就是事故”等先进理念,才能在实际工作中出新招、动真格、见实效。和谐矿区建设涉及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各方面协调发展,创新思维、转变观念更加重要。要打破条块分割思维方式,政府主动为企业服务,企业主动为政府着想,整合地方和企业优势,实现地矿携手共进;要突破传统观念束缚,从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高度,积极探索新思路、新模式、新办法。

    二是坚持科学规划。和谐矿区建设是科学发展的体现,实现科学发展离不开科学规划。淮南市和淮南矿业集团遵循能源城市和煤炭企业发展规律,共同制定市矿统筹发展、煤电一体、循环经济、生态保护、迁村建镇等九项规划,取得了很好的实施效果。要学习借鉴这一成功经验,实现企业发展规划、资源开发规划与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建设规划等有机衔接,提高规划质量,按照规划推进相关工作。

    三是坚持制度创新。淮南实施地矿统筹不是政企合一、政企不分,而是政企合作、政企互补,在由市委书记、市长、企业董事长、总经理等组成的领导小组统筹下,科学决策、明确责任、有效执行,发挥了重要作用。要积极建立煤炭企业与地方政府协调机制,由经济建设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转变,由经济效益型企业向社会责任型企业转变。通过体制机制创新,逐步解决影响和谐矿区建设的各种问题。

    四是坚持科技支撑。和谐矿区建设要实现最小投入,最大产出,必须最大限度地发挥科学技术的作用。淮南矿业集团研发新型地面钻孔技术,大大提高了瓦斯抽采效率;神华集团创新采煤技术,实现了科技保安;中煤平朔钻研露天矿复垦技术,治理效果突出;一些企业在安全生产、绿色开采、综合利用、生态恢复等方面也都破解了不少技术难题,取得了显著成绩。要继续发挥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作用,加强技术攻关,开展技术交流,利用科技手段提高和谐矿区建设水平。

    五是坚持政策引导。好的政策可以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推动工作有效开展。安徽省曾率先出台了煤炭生产安全费用提取政策,这一政策在全国推广后,惠及整个煤炭行业,促进了煤矿安全生产形势的好转。和谐矿区建设同样需要有力的政策扶持。要研究推广安徽省实施的矿业权价款地方留存部分专项返还等地方性政策,扩大和谐矿区建设投入来源。要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找准和谐矿区建设的突出问题,不断完善和谐矿区建设有关政策法规、标准规范。

    同志们,和谐是人类社会的共同愿望和不懈追求。广大煤炭职工通过艰苦劳动为人类贡献了光和热,也完全可以在和谐矿区建设的实践中创造出辉煌业绩。我们坚信,只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理念,扎实做好各项工作,建设和谐矿区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煤炭工业也必将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