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贵阳6月2日电 题:“绿色能源”点亮中国西部偏远山寨 新华社记者王笛 齐健 在张金琴记忆中,过去村子里一到晚上就是漆黑一片,各家把门一插早早便睡下了。现在她睡得越来越晚,自从村里装上了路灯,张金琴晚上不愿在家待着,经常到别家串串门,跟村里姐妹跳跳舞。 “以前有月亮就出门,没月亮就不出去了。现在这个灯一到晚上7点钟就亮,村里的路照亮了,走路也不怕。”今年48岁的张金琴说,装了这个太阳能路灯之后,大伙晚上也愿意出门了,而且这种灯还不用交电费。 2009年8月,张金琴所在的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摆贡寨作为“千村计划”全球第一村启动了一项节能减排工程,村里先后安装了10套太阳能LED路灯,从此结束了困扰村民的夜间道路照明问题。 由气候组织发起人、英国前首相布莱尔和“壹基金”创始人李连杰共同启动的“千村计划”,计划用5年时间在全球分阶段选择1000个村庄,建立公共绿色照明体系,推进农村清洁能源开发利用,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在“千村计划”首批援助100套太阳能LED路灯后,贵阳市城管局又自行采购了150套设备,优先用于供电设施薄弱的偏僻村寨。目前,贵阳市共有26个村寨安装了246套太阳能LED路灯。 据贵阳市城管局路灯管理所副所长李筱竹介绍,与传统路灯相比,太阳能LED路灯的成本稍贵,但安装费用低的多,无需架电缆、装变压器等,在贵州这样地形复杂的山区,这就节约了一大笔线路铺装费用。更重要的是,太阳能路灯不消耗电能,免去了村民的电费负担。 气候组织大中华区总裁吴昌华说,该项目示范了一种解决农村地区照明问题的方案,说明了在农村地区引进清洁能源,在技术上是可行的,而且项目表明实际效果也是显著的,可以供其他类似地区做参考。中国约有22万个村庄,采用节能环保的绿色能源不仅能让农民生活更便利,还可以为节能减排作贡献。 参与项目的太阳能系统工程师梅独放说,太阳能LED路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是结合了清洁能源、离网使用与节能高效的光源。由于不需要排线,特别适合供电系统薄弱的山村、荒漠或海岛。 目前,“千村计划”已经在贵阳、重庆、成都、北京和三亚等地的乡村开展示范工程,上海、宁夏、长春等地也开始尝试应用太阳能LED离网照明,各地反馈的运行效果都比较稳定。 55岁的沈世英在贵阳市花溪区西冲寨经营农家乐。她告诉记者,以前村里就只有几家开农家乐的,晚上黑乎乎的很少人愿意来。装了太阳能路灯以后,生意好起来了,寨子里几乎家家都开农家乐,晚上有路灯游客也愿意多玩一会儿。 |
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正文
“绿色能源”点亮中国西部偏远山寨
发布时间:2012-06-04
大中小
相关链接
- 德国绿色能源首次实现100%覆盖全国电力需求( 2012-06-01)
- “中意绿色能源楼”落户上海交大( 2012-05-28)
- “绿色能源科技中国行”在京启动( 2012-05-24)
- 绿色能源开发成西亚北非热点( 2012-05-11)
- 意将加速开发利用绿色能源减少碳排放( 2012-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