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正文
国家能源研发中心(重点实验室)工作巡礼(十八)
发布时间:2012-06-04 来源:国家能源局

国家能源大型清洁高效发电设备研发中心

    2009年11月,国家能源局正式批复成立“国家能源大型清洁高效发电设备研发中心”(以下简称“研发中心”)。研发中心依托中国东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建设,主要目标是大型高参数火电机组、大型水电机组、核电、重型燃机及联合循环、风电等大型清洁、高效发电设备及节能环保产品的研究开发,并致力于高效太阳能光伏技术、高效低成本储能、智能装备、电动汽车动力系统、新型电力电子系统等领域的研究。

    研发中心拥有一流的科研实验设施和科研条件,其中包括世界先进的理化检验中心、无损检测中心和计量检定中心、国家级“国防科技工业晶体材料加工技术研究应用中心”、清洁高效燃烧技术实验中心,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透平核心技术实验平台(多级空气透平实验台)、燃料电池-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实验平台、钒电池实验平台、蒸发冷却大型实验平台,汽轮机材料研究中心高温合金叶片真空定向凝固实验室、机械工业高温高压材料与焊接重点实验室、兆瓦级双馈风力发电机实验室、煤气化基础实验室、机器人实验室等,为研发中心科研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完善的实验条件和基础。同时,研发中心正在建设燃气轮机核心技术实验室、汽轮机制造工艺实验研究室、6MW级风机全功率及LVRT实验室、电力电子实验室及超导实验室、电动车电驱动实验室等,建成后将形成具备国际先进、国内一流的基础实验条件,为研发中心提升科研能力,攻克关键核心技术打下坚实的基础。

    研发中心成立以来,围绕火电、水电、核电、燃机、风电、太阳能光伏发电等产品开发,开展了涉及材料、工艺、设计技术等多方面的科研工作,完成一大批具备国际先进水平的科研项目。一是在火电方面。研发中心自主开发了世界首台1000MW超超临界空冷机组并投入运行;自主研发的600MW超临界“W”型火焰锅炉已交付并完成验收;国内首台60HZ/660MW机组的汽轮机和发电机均完成了试制和相关试验;完成了大容量、高参数、高效清洁火电机组1200MW等级超超临界锅炉、汽轮机及发电机方案设计并通过专家评审;国际先进的700℃超超临界燃煤电站技术研究项目总体进展良好。二是在水电方面。三峡右岸水电机组在与国际同行的同台竞技中胜出;以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取得世界单机容量最大的巴西杰瑞75MW贯流机组项目;自主开发的仙游300MW抽水蓄能机组水泵水轮机水力模型并通过第三方见证验收,综合水力性能指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大型混流式水轮发电机组研发水平达到国际先进,转轮直径世界第一。三是在核电方面。国产首台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站反应堆压力容器制造技术研究通过中国核能行业协会科技成果鉴定。四是在燃机方面。国际先进的F级50MW燃机研制项目总体进展良好。五是在风电方面。自主开发的2MW低温型风机顺利投运;完成5.5MW海上风机主要部件的联合设计并进入试制阶段;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1.5MW直驱机组投运并通过GL认证。六是在太阳能光伏发电方面。成功实现光电转化效率18.52%的晶硅电池量产工艺开发;8″单晶硅太阳能转换效率实现了18.8%的国际领先指标;启动了风光储试验系统示范工程项目。此外,研发中心还承担了央企电动车联盟4项共性技术研究项目,并签订了三个过渡车和三个平台车电驱动系统的研发责任书。

    研发中心的人才队伍建设也取得了重要进步。为了加强科技创新,提升创新能力,研发中心高度重视科技创新人才建设,努力推进政、产、学、研多方合作,为企业持续健康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和人才保障。研发中心积极引进学科带头人、行业领军人物等高层次成熟人才和国际性高端人才。同时,引进一大批国内外知名院校的高学历人才,涉及专业包括了热能工程、电力电子、物理、化学等广泛领域,基本满足了研发工作的需要。

    研发中心在知识产权和标准制定工作方面也取得显著成绩。在知识产权方面,截止2011年12月,研发中心拥有有效专利401件,其中发明专利126件。在标准制定方面,研发中心主持和参与制定国家标准8项、行业标准23项。此外,研发中心的多项科技成果获得各级奖励,其中2010年共有11个项目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15项,2011年共有13个项目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19项。

    “十二五”期间,研发中心将认真组织贯彻落实《国家能源“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进一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基础研发平台建设,突破主导产品的技术瓶颈,提高关键技术和重大装备制造水平;积极研究开发新能源技术和电力电子技术,引领和支撑新产业发展;进一步打造和完善技术创新体系;实施人才强企战略,切实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加强科技投入力度,持续推进科研能力建设,形成国际先进、国内一流的研发实验设施和研发技术水平,为国家未来能源建设和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提供装备和技术支撑。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