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中国国际循环经济成果交易博览会开幕式现场。苗露/摄 第二届中国国际循环经济成果交易博览会8日在青岛国际会展中心拉开帷幕。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解振华出席开幕式并作重要讲话。展览会期间,首届中国再生资源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和首届中德循环经济论坛同期举行。 解振华指出,中国政府高度重视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工作,把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作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抓手。“十一五”期间,中国循环经济发展成效显著,循环经济从理念变为行动,在法律法规、政策机制、示范试点、模式凝炼、产业发展等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实践证明,发展循环经济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的有效实现形式。“十二五”规划《纲要》首次提出资源产出率提高15%的目标,明确了从推行循环型生产方式、健全再生资源回收体系、推广绿色消费模式、强化政策和技术支撑等方面发展循环经济的任务和措施。此次博览会围绕“循环经济新成就,绿色发展新动力”主题,通过展览、论坛、研讨、项目对接等多种形式,宣传循环经济发展理念、典型模式,促进循环经济相关技术、设备、产品交易,为进一步普及推动循环经济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据介绍,目前,我国资源再生利用和循环利用产业不断壮大,年产值已经超过1万亿元,就业人数超过2000万人。“十二五”期间,循环经济发展仍处于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 解振华强调,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的阶段,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消费结构逐渐升级,再生资源的产值量和蓄积量逐渐增加,如果有效地加以利用,既可以部分替代原生矿产资源,又能减少大量矿产资源的进口,这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解振华表示,中国循环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国际交流与合作,德国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法规制度、再制造产业发展、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等方面的经验值得中方学习借鉴。中德两国在循环经济、节能环保领域合作的互补性很强,继续深化并拓展双方合作,不仅符合双方的当前需要和长远发展,也将为全球经济的稳定增长和可持续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解振华还从拓展合作空间、丰富合作内容、创新合作机制等方面,对深化中德循环经济领域的合作提出了具体意见。 据悉,本次博览会由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环境保护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农业部、商务部、人民银行、国务院国资委、中国贸促会、山东省人民政府、青岛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为期3天。本次博览会参展企业众多、特色鲜明,有500多家国内外展商参展,展示面积超过3万平方米。其中,既有省市综合展区,集中展示各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综合成果,也有重点行业、再制造、再生资源、建筑节能、新能源等专业展区,集中展示循环经济各个领域具有特色的成果。(程晖 苗露) |
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正文
有效利用再生资源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发布时间:2012-06-11
大中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