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正文
开放合作:全球电动汽车发展捷径
发布时间:2012-08-09 来源:经济参考报

  开放合作是产业发展重要途径

  关键零部件的技术突破与产业化是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电动汽车产业化发展仍需着力突破核心瓶颈技术。虽然中国在电动汽车整车集成,以及电池、电机、电控三大系统的关键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已实现了一些技术突破,完成了初步的产业化准备,但要实现相关规划目标仍有较大难度,需要国际、国内各产学研单位通力协作。

  在中美、中德等首脑会晤机制、世界清洁能源部长级会议机制下,中国科技部分别与美国能源部、德国教科研部、环境部、交通部等签署了谅解合作备忘录。此外,与美国能源部共同发起的电动汽车倡议已得到了10多个国家的积极响应。

  通过务实的科技合作,促进了双边、多边深层次技术合作研究,加强了战略规划部署等方面交流,为共同推动电动汽车技术进步奠定了良好基础。目前,共同组建了中美清洁能源联合研究中心、中德电动汽车联合研究中心,开展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合作研究;确定了深圳-汉堡、大连-不莱梅、武汉-北威州结为电动汽车互动示范城市;自2011年4月中国(上海)电动汽车国际示范区揭牌以来,已有国内外10个公司的11款车型,共计30辆电动汽车陆续进入示范区运行,运行里程达到20万公里。

  专家们呼吁,当前各国应着重在技术创新、推广应用和试点示范、基础设施建设、标准体系和配套政策完善四方面继续开展深入细致的工作,集中力量全力突破全新电动汽车系统集成技术,电池、电机、电控系统的车用环境适应性技术,提高电池安全性、均一性和系统循环寿命,以及电机、电控系统的稳定性。力争到2020年,全球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及关键零部件技术有新的重大突破。

  国际示范城运行数据首次披露

  据悉,(上海)电动车国际示范城这次发布的潜在消费者数据采集报告,主要基于示范区数据采集平台2011年所采数据编制而成,样本涉及国际示范区试乘试驾中心所采集的消费者试驾问卷与私人购买电动汽车车辆实时数据;并就《试驾基本情况与认知》《市场倾向性》《运行基本情况》、《故障情况》等方面展开论述。

  报告指出,消费者对电动汽车依然比较陌生,其认知较多停留在理论层面,信息获知渠道多为网络、电视,而很少有实际驾驶、乘坐电动汽车的经验。从调查结果来看,高达64 .9%的人认为自己对电动汽车基本了解,9%的人有过驾驶电动汽车的经验。有鉴于此,现阶段最重要的工作依然是让消费者试乘试驾电动汽车,切身感受。

  在故障总结与分析章节,报告针对某些电动汽车特有的故障逐步找到原因及解决方案“根据实际考验与国际电动汽车发展趋势,电池整体密封封装液体冷却系统是保证动力电池在各种纷繁复杂外部环境稳定运行的主要方向。保证车辆接插件绝缘层及其密封性能,对电动汽车设计和制造工艺是一个考验。”(吴华国)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