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正文
俄拟提高石油采收率 可采储量将提高30%~50%
发布时间:2012-08-27 来源:中国经济导报

    8月17日,俄总理梅德韦杰夫主持召开了有关经济创新发展会议。在该会议上,俄能源部长亚历山大·诺瓦克在会上指出:“未来10~15年,提高油田石油采收率将是俄燃料能源部门的主要任务之一”。他用一组对比明显的数据说明了这一事实:“尽管发达国家现有油田石油采收率都已达到65%~70%,而俄现有油田的石油采收率依然非常低,停留在大约37%的低水平上。”在亚历山大·诺瓦克看来,当前首要的前沿技术是综合应用多种地层水力压裂技术和其他有助于石油产出的技术。同时,他还特别提及,俄罗斯今后将面临要解决研究制定开发北冰洋大陆架油气新技术以及液化气方面的问题。

    俄油田石油采收率不断下降

    有关资料显示,目前,俄罗斯大约有60%的石油依然留在俄现有油田的地下。亚历山大·诺瓦克部长认为,近10年内,俄石油公司应广泛采用新的采油技术,从而大幅度提高油田的石油采收率。按专家计算,如果俄罗斯的石油公司广泛采用新的采油技术,可使俄石油可采储量增加30%~50%”。

    石油采收率是衡量油田开发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它是指在一定的经济极限内,在现代工艺技术条件下,从油藏中能采出的石油量占石油可采储量的比重。而俄罗斯的油田石油采收率,在1990~2000年间,已从45%降低到了31%。目前,俄罗斯的采油公司仅开采出本国35%~37%的石油探明储量。然而需要注意的是,世界的石油采收率则保持在50%左右,一些发达国家甚至更高。

    新技术将助俄石油可采储量增至170亿吨

    近几年来,俄罗斯开始对提高石油采收率的相关问题加以重视,但由于俄石油公司落实不力,主管部门提高石油采收率的愿望最终并未得到落实。

    事实上早在2007年,俄前任自然资源部部长尤里·特库特涅夫就曾建议,在颁发油气田开发许可证协议时需要明确:对于降低石油采收率设计水准的公司,要处以罚款。可惜的是,这种主动精神并未得到俄罗斯石油公司落实。目前,情况已开始好转,现在俄许多石油公司都已明确表态要为提高俄的平均石油采收率而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俄“三方对话”咨询公司的分析家瓦列里·涅斯基洛夫认为:“就俄石油采收率水平而言,鞑靼石油公司、苏尔古特油气公司始终居领导地位(43%)。”而今年6月,卢克石油公司总裁也谈到,在该公司2021年前的计划中将把这一指标提高到40%,这意味着卢克石油公司将从30亿桶油当量已探明的石油储量当中得到100亿美元的补充收入。除了上述几个石油公司以外,俄罗斯石油公司和巴什基尔石油公司目前的石油采收率平均约为37%,俄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的石油公司则较低,只有30%左右。

    俄自然资源部前部长尤里·特库特涅夫指出,有关开发东西伯利亚、北冰洋油气田,开发难采储量区块,以及提高油田石油采收率将是俄石油公司解决增加石油产量任务的主攻方向。他说:“俄罗斯已掌握提高石油采收率的相关技术。未来,俄罗斯的石油公司将进一步扩大与那些已经应用三次采油方法的外国石油公司之间的合作,并消化吸收他们的经验。”按俄专家计算,在广泛应用和发展新采油方法的条件下,在俄现有120亿吨的石油可采储量的基础上,实际可采储量可以增加至170亿吨左右。

    我国也需重视提高石油采收率

    对照俄罗斯的做法,联系我国在石油开采方面的现状可见,进一步提高我国石油采收率确是关系到国家石油安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任务。

    尽管我国在油田开发,特别是在提高石油采收率方面已经做了大量工作,比如大庆和胜利等油田的石油采收率分别已经达到了41.2%,仅聚合物驱油技术,每年就可增加原油产量1000多万吨。可是从我国整体上来看,截止到2009年底,我国已开发油田550个,地质储量动用程度为77%,平均石油技术采收率仅为30.4%。这也说明,我国在石油开采方面与世界发达国家开采水平的差距。

    此外,我国已开发油田均进入了中-高采出程度、高-特高含水阶段,虽有进一步提高石油采收率的潜力,但是技术难度在继续加大。

    随着石油勘探开发工作难度不断加大,对技术要求越来越高,而我国的技术发展和技术储备还跟不上地下复杂地质勘探目标对技术的需要,现有勘探技术及综合配套技术的超前研究还适应不了油田发展的需要。在石油开发方面,致密、特致密砂岩、砂砾岩、碳酸盐岩孔洞裂缝、火山岩、变质岩、稠油、特稠油等特殊类型油气藏开发以及深层、薄层、特低渗透油藏的开发技术问题都是世界级难题。高含水中后期油藏的稳油控水技术、改善油田注入水水质和防腐技术、三次采油技术等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探索。因此,我国的石油业仍需坚持技术创新,依靠科技进步,进一步提高油田的石油采收率。(孙永祥)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