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正文
上海电力“大营销”让枯燥“用电”过程生动起来
发布时间:2012-09-29 来源:文汇报

    家住青浦区盈湖三岛119号的沈小姐最近换了一台电磁炉:原来的五级能效的旧电器更新为一台最节能的一级能效电磁炉。倒不是老的那台不能使用,“提点”她更换电器的,是她家新装的智能电网系统。

    事情说起来很有意思,沈小姐爱吃火锅,家中装了智能电网后,电视屏上能时时监控用电量。她发现,只要一用旧的电磁炉,晚上6、7点时间段的耗电量“立柱”就会升得飞快,这让她有了很直观的“耗电感”。为了减少用电,她果断地买了台更省电的一级能效电磁炉,“马上冬天了,如果一天使用3个小时,一级能耗的电磁炉能省电0.5度呢。”

    居民用电观念的小小转变,背后凝聚了电力人的一份苦心。近几年来,市电力公司深入推进“大营销”体系,不断创新服务方式,提升管理水平,倡导绿色用电。仅在青浦区盈湖三岛,“互视通”进来了、自助缴费终端进来了、电动汽车充电桩进来了……一项项惠民建设工程让“用电”这个枯燥的过程变得生动形象。

    智能电网:家中用多少电一目了然

    走进沈小姐的家,她正在客厅里收看东方卫视的《谁能百里挑一》,高清屏幕让画面纤毫毕现。沈小姐把高清屏的功劳归结在智能电网的开通:“几个月前小区里安装了互视通,现在电视机的作用很大,不仅能收看高清电视,还能上网、玩游戏,15兆带宽,大型游戏速度很流畅,我现在都在电视机上玩《魔兽世界》,很过瘾。”

    所谓“智能电网”,是市电力公司在“三网”技术融合上的创新,采用了电力光纤到户建设,依托丰富的电网网络资源,智能电网能实现上网、看电视、玩游戏、用电信息采集等多种功能,实现社会资源的综合利用与共享。

    不过,对于沈小姐来说,她最近比较着迷的还是“互视通”的另一个功能——实时电表。将遥控器按到0频道,自家用电情况就一目了然,不论是一天中的哪个时段,还是月度、年度用电统计,全都清清楚楚,顺带还附上了账单信息和支付状态。今年7月,因为正值酷暑,沈小姐一家“手脚大了点”,一下子用掉198.4元电费,她研究了一下用电情况,找出了不少原因:凌晨零点至4点的睡觉时间,用电量似乎大了点,原来电脑、电热水壶等该关的电源都没关上,她改了;晚上8到10点是“用电高峰”,原来这是家里两台电脑、两台电视机与中央空调“共用”的结果,她将中央空调温度上调了两度,有意识地在使用电视机时关掉电脑。一个月下来,果然家里的用电量降了下来,8月份的账单只有165.3元,不知不觉就省下了30多元。

    “互视通”的“智能用电系统”,居民用着顺手,市电力公司也方便了不少。通过远程光纤高速通信,智能电网能够实现用电信息的实时、高速采集,抄表工无需再挨家挨户上门抄表,在源深路的控制中心就能实现远程集中抄表。青浦供电公司营销部副主任陆引芳透露,6月起,青浦供电公司开始对盈湖三岛实行“双轨制”操作,一边上门抄表,一边远程抄表,经过3个月的数据比对,所有设备运营正常,“从9月开始,抄表工就撤离了这个社区,今后盈湖三岛都将进行远程抄表,让居民进入‘免扰模式’。”

    新兴市场:给电动汽车一个“家”

    跟着沈小姐在盈湖三岛里闲逛,笔者突然在小区一角发现了两根绿色的奇怪桩子。桩子上的“布局”很奇特,有刷卡区、输密码的键盘、还有电量和金额的显示框,一问才知道,这就是电动汽车充电桩。它是一种清洁能源的衍生物,能为具有车载充电机的电动汽车提供交流电能,还具有相应的通讯、计费和安全防护功能。

    “我们小区里暂时还没有人使用电动汽车,但有些人家的亲戚已经用上了,常常过来‘霸位’充电,现在有充电桩的小区并不多。”沈小姐的言语中带了点自豪,不时比划着,像是在介绍自己家里的“宝贝”,“这里就好比两个加油站,只要买一张IC卡并且充值,就可以使用充电桩了,十分绿色环保。而且这个桩子还分快充和慢充两种,一般外来车辆都是来探望亲戚的,都会选择快充,3个小时就能充满,如果过夜,那肯定选择慢充。”她说,因为小区设有充电桩,现在不少住户都在考虑购买电动汽车,“如果以后买车,我也肯定选择电动汽车。”

    事实上,沈小姐口中的这个“稀罕物”在全市不少新建小区已经悄然出现,并快速增长着。以电动汽车充电桩“打头阵”,是上海市电力公司把握新兴市场需求,在“大营销”体系中全力拓展的新业务,也是未来的“主攻方向”之一。据陆引芳透露,盈湖三岛所在的青浦区,明年就会有一座大型充换电站建成,充换电站无需耗费时间充电,“就像给手机换电池一样,换块充电板就行。”

    电动汽车智能充换电服务网络建设,是国网公司全面落实国家能源战略和节能减排政策的重大战略性举措。上海市电力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按照到“十二五”末电动汽车保有量达到3万辆的目标,上海市电力公司规划建设各类充换电站50座,充电桩5000个。据悉,目前上海地区的网络建设已取得显著成效,在建的嘉定安亭充换电站已被列入国家“863”计划项目,是一座集充、放、储、换和电池梯度利用、清洁能源应用为一体的综合性示范站。

    服务升级:社区经理送来“锦囊”

    徐老伯今年68岁,腿脚不太好使,又不会用电子账单,过去付电费,他总是要出门乘坐公交车,到一公里外的青浦电力营业厅去缴费。3个月前,盈湖三岛的社区经理、十八大代表徐爱蓉送给徐老伯一个“锦囊”,让他彻底改变了缴费方式。

    这个“锦囊”叫做“电力自助服务终端”,也是盈湖三岛内的一个“新玩意儿”,它长得很像银行ATM机,只不过功能换成了查询当月电费、例月信息及缴费。只要将当月对账单在机器右侧的条形扫描区一照,就能使用现金或者银行卡缴费了,这台终端还能提供电子凭证。徐爱蓉耐心地教了几次徐老伯,如今,老人缴费再也不用出小区了。

    服务升级,在上海市电力公司“大营销”体系建设中贯穿始末。在上海市区,人们早已能够在各大便利店方便缴纳电费,而在青浦等市郊区县,这一方式暂时还难以全覆盖。青浦供电公司根据实际情况,用“为农服务站”代替了便利店,创建起“十分钟”缴费圈,统一标识,进行编号,将缴费点拓展到274个,平均每1.9平方公里就有一个代收点,受益客户达到近7万户。

    青浦供电公司还在与客户互动上“深耕细作”。在青浦区,88个居委会184个村共272个社区里,每个都有专属的上海电力社区客户经理,姓名及手机全都贴在告示栏中,如果居民碰到任何电力故障、缴费困难或者突发情况,一个电话就能联系上。在盈湖三岛,社区经理徐爱蓉每周都会过来走动几次,主动解答居民关心的用电热点问题,比如阶梯电价、实名制登记工作等。徐爱蓉最近还有一个新任务,推销“电子账单”,这也是上海市电力公司最近正在忙活的事,如果居民们能逐渐转变观念、接受“电子账单”,将有效实现节能减排,共同为“绿色上海”奉献一点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