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正文
有限资源无限空间--大庆模式之启示
发布时间:2012-12-06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大庆12月5日电 题:有限资源无限空间--大庆模式之启示  

    新华社记者文贻炜、刘兆权、张建松

    立足有限资源,拓展无限空间,自1992年开始探索城市“二次创业”至今,大庆非油经济比重已超过石油经济,再造出一个“新大庆”。大庆的转型,为中国118座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创造了可借鉴的“大庆模式”。

    作为我国重要的石油化工基地,半个世纪以来,大庆为国家贡献石油20亿吨,曾保持年产5000万吨原油连续27年高产稳产纪录。

    石油总有采尽之日,大庆人未雨绸缪。1992年,大庆市辟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并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合作编制《大庆区域经济调整规划》,拉开了大庆“二次创业”的序幕。而此时,大庆油田原油年产量超过5000万吨,正处在巅峰期。

    大庆市发改委可持续发展办公室主任邹晓霞说,“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大庆人有豪情,但“二次创业”成败关键在于对发展路径的科学决策。

    这座血液里时时流淌“大庆精神”的城市,通过几十年的积累,有较好的产业条件、技术集成和人才优势,现有的人才、技术、产品、市场为发展接续产业和“吃精资源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高新区内,大庆大力推动石化工业、现代农业、装备制造、新材料和新能源、高端服务业发展;高新区外,实施走出去战略,大庆石油勘探开发、工程设计等服务外包业务,市场遍及20多个国家。

    2003年之后,大庆地方工业开始驶入“快车道”,连续多年保持30%以上增幅。在“二次创业”之初,大庆地方经济几乎是“从零起步”,从1991年的10.9亿元发展到2011年的1426亿元,增长了130倍。

    如今的大庆,产业结构结束了石油经济一柱擎天的局面。大庆市石油和“非油”经济比例已由2000年的79:21调整到2011年的47.2:52.8,实现了大庆非油经济总量首次超越了石油经济总量。

    大庆市委书记韩学键说,对大庆而言,思维、理念、视野、标准、能力必须要跟上时代潮流,产业一定要有战略思维和世界眼光,瞄准全球经济发展的制高点。有了产业,就业才能充分,财政才能有钱,资源优势才能转化,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才能汇聚。

    到目前,大庆各类企业已发展到1.7万余家,其中规模以上地方企业超过2000家。大庆目前正在加紧建设石化120万吨乙烯、炼化60万吨乙烯、沃尔沃汽车、中旺铝材、生物科技制药、低碳光伏、风力发电等一批新兴战略产业。“十二五”期间,大庆将形成5个销售收入超千亿元的集群产业,构建高科技、低碳化、开放型的现代产业体系。

    一座生态、自然、现代、宜居的新兴工业城市正在崛起。大庆的未来蓝图,将是综合型国际石油能源城市、世界寒地温泉休闲城市、中国北方现代化产业发展先进城市、东北亚经贸物流节点城市、世界性会展和资讯中心。

    大庆的跨越式发展,为资源型城市转型,树立了标杆。

    启示一:加强科技创新是实现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根本措施。

    在油田勘探开发方面,大庆坚持向科技要储量、要产量、要效益,开展科研攻关近千项,取得了一系列科研成果,有力地推动了油田勘探开发,为地方接续产业发展提供了更有力的支撑。在地方工业发展上,大庆加大科技投入,搭建公共创新平台,以现代先进科技手段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提高核心竞争力,培育壮大了一批高新技术企业,推动了全市工业整体提档升级。

    启示二:依托比较优势选择接续产业是实现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根本原则。

    大庆在推进资源型城市转型过程中,充分考虑原料、市场、技术、人才、区位、交通等因素,注重发挥比较优势,因地制宜地进行产业策划。由于科学合理地选择了接续产业发展方向,接续产业不断发展壮大,逐步形成了以石化产业为主导,装备制造、农副产品加工和食品制造、纺织、皮革、橡胶、服务外包等为补充的接续产业发展新框架。

    启示三:深化改革开放是实现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根本动力。

    作为计划经济退出较晚的城市之一,大庆在推进资源型城市转型过程中,坚持不断深化国有企业、投资体制、金融体制等多项重点领域改革,科技、人才、资本等各项生产要素在日益完善的市场机制下,活力不断迸发。同时,大庆积极扩大对外开放,利用国际市场和资源加快发展,为推进资源型城市转型提供了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