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正文
“放心电”照亮苗乡侗寨
发布时间:2012-12-25 来源:经济日报

    隆冬时节的黔东南,天空中飘着毛毛细雨,寒意袭人。

    一大早,记者走进贵州省台江县台盘乡阳芳村村民杨华家时,杨华一家正在准备早饭。

    在厨房,杨华的家人正在用电磁炉做菜,电饭煲噗噗冒着热气。

    “现在用电很方便,我今年买了好几宗电器。”记者仔细打量杨华家中摆设,电视、电磨、冰箱等电器一应俱全。

    3年前的阳芳村,村里的电器普及率极低。村民告诉记者:“电压不够,除了照明,基本没有其他用途。”很多发展思路,也因为缺电一直未能变成现实。

    “我们通过一期、二期电网改造,基本形成了以500千伏为支撑、200千伏为主架网、110千伏为环网的电网架构,电网供电能力及运行水平显著提升。”凯里供电局局长许良柱告诉记者,“随着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低压台区的供电能力显得不足,一到夏冬用电高峰期,电网负荷普遍过载,出现‘小马拉大车’的情况,群众用电质量不高,制约了农村发展。”

    如何让居住在农村的83万户群众用上安全电、放心电?凯里供电局在先行试点的基础上,于今年初启动了“百村万户”台区改造惠民工程。

    凯里供电局按照“统一规划、统筹协调、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的原则,今年初在黔东南州的14个县(市)选择了103个木房集中、用电负荷较大的自然村寨作为改造对象,涉及农户10299万户。

    尽管施工由第三方负责,凯里供电局还是派驻了代表,主动跟踪工程进度,协调做好物资催收、青赔、征地等工作,加强现场监管,保障了工程按时优质高效地完成。

    为确保用电安全,凯里供电局在改造中,作了不少技术上的创新。比如将原来安装在农房木板上的电能表全部集中安装水泥电杆上;该局还设计出了镀锌铁支架,实现了表后线与木板房的有效分离,并将表后线全部采用绝缘导线。该局还结合消防部门实施的“农村五改”工程,对室内线路进行绝缘化处理,极大消除了用电安全隐患。

    凯里供电局还结合农村用电实际,组织开展了以“服务进台区、抄表进台区、收费进台区、线损进台区、计量进台区”为主要内容的“五进”活动,解决群众困难。

    据了解,凯里供电局为今年的“百村万户”工程共投入资金442万元,架设低压电杆230根,更换400千伏下户线和表后线近250米,改造台区106个。目前,工程已全部完工。

    通过改造,最直接的变化是农村的电压更加稳定。据台江县台盘乡供电所所长杨再杰介绍,改造后,仅杨芳村的台区容量就提高了170千伏安,电压供电半径缩短到478千米,末端电压达到225伏,群众的生产生活用电均能得到有效保障,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

    “百村万户”台区改造惠民工程的实施,给农村带来了加速发展。群众敢买电器了,致富的路子也更加宽阔了,农家乐多了起来,有的还办起了加工厂。黔东南州雷山县西江苗寨农家乐“阿浓苗家”的负责人阿浓乐呵呵地告诉记者:“以前电压不够,来了客人没法接待,现有好了,同时接待四五桌都没问题,一年要多收入好几倍。”(王新伟 吴秉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