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正文
36.2亿吨标准煤说明了什么?
发布时间:2013-03-18 来源:中国经济导报

    近期,国家统计局公布《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以下简称《公报》),2012年“全国能源消费总量36.2亿吨标准煤”,“全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6%”。《公报》中的能源相关数据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经济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

    与2011年相比,能源消费增速减缓。2011年全国能源消费总量34.8亿吨标准煤,比2010年增加了2.3亿吨标准煤,是自2004年以来我国能源消费量增长最多、最快的一年,同比增长7%。2012年全国能源消费总量为36.2亿吨标准煤,比2011年增加了1.4亿吨标准煤,增长3.9%。其中煤炭消费量增长2.5%,原油消费量增长6.0%,天然气消费量增长10.2%,电力消费量增长5.5%。不难得出,3.9%的能源消费增长率大大低于2011年的7%的能源消费增长速度。

    与2011年相比,全国万元GDP能耗下降。2011年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仅下降2.01%,远低于预期的3.5%的节能指标。2012年全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6%,降幅较2011年有较大提高。

    2012能源消费增速减缓,全国万元GDP能耗下降,利好成绩取得实属不易。究其原因,细分析《公报》,我们不难得出,是经济结构调整为此作出了积极贡献。请看两组数字:

    第一组是从三次产业结构看。2012年第一产业占GDP比重10.1%,基本与2011年持平;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为45.3%,比上一年下降1.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为44.6%,比上一年提高1.2个百分点;这一升,一降,说明的是第三产业、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在明显提升。这是从产业结构变化分析2012年3.6%能耗下降的原因。

    第二组是从第二产业制造业内部看。2012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0%”,而其中的“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2.2%”。很明显,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速2.2个百分点,处于制造业中的领跑地位,对节能降耗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再看能耗大户,六大高耗能产业的情况。《公报》:“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9.5%:其中,非金属矿物制品增长11.2%,化学原料和化学制造业增长11.7%,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13.2%,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9.5%,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5.0%,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增长6.3%。”数字显示,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低于规模以上工业增速0.5个百分点。说明我国近年来经济结构调整取得了积极进展,对万元GDP能耗下降作出了重要贡献;还说明我国工业生产的科技含量在明显提升,对减缓能源消耗增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节能减排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在看到经济结构调整的积极贡献的同时,还应清醒看到,目前我国节能减排形势依然十分严峻,万不可掉以轻心。

    资源约束矛盾突出。我国人均能源拥有量在世界上处于较低水平。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67%、5.4%、和7.5%。由于多年的过度开采,能源资源可继续开采量已相当有限,开采难度、开采成本也在不断增大。当前,我国仍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时期,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客观上决定了我国能源需求会继续增长,能源供需矛盾将更为突出。

    环境压力不断增大。化石能源,特别是煤炭的大规模开发和利用,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大量耕地被占用和破坏,水资源污染严重,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大量排放,臭氧及细颗粒物(PM2.5)等污染加重。我国化石能源在能源结构中仍占主体地位,“富煤少气缺油”的能源结构,低碳能源资源的选择有限。保护生态环境,能源绿色转型势在必行。

    能源安全形势严峻。能源是经济发展的血液。由于人均能源储量先天不足和需求量持续增长,近年来我国能源对外依存度不断攀升。石油对外依存度从本世纪初的32%上升到目前的57%。2010年,我国成为了煤炭和天然气净进口国。当前利用国际资源的环境十分复杂。一些主要产油国战乱不断,不确定因素增多。中国尚未加入国际能源署,对国际能源价格的影响十分有限。特别是近年来,国际原油价格如“过山车”。对国际能源的高度依存,已使我国能源面临“买得到”、“买得起”、“运得到”,即来源保障、价格安全、运输安全等突出问题。

    完成“十二五”指标任务艰巨

    今年,国务院印发了《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了2015年能源发展目标:“实施能源消费强度和消费总量双控,能源消费总量40亿吨标准煤,用电量6.15亿千瓦时,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2010年下降16%。”“石油对外依存度控制在61%以内。”这些指标的完成谈何容易?

    从能源消费总量看。2012年能源消费总量与2010年相比,已经增加了3.7亿吨标准煤。“十二五”时期的后三年,要完成能源消费总量40亿吨标准煤的指标,必须将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3.8亿吨标准煤之内,这一指标完成绝非轻而易举。特别是要看到,2012年我国经济增长仅有7.8%,是新世纪以来经济增长速度较低的一年。展望2013年,我国经济增长有望提速,有望突破8%,甚至更高一些,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对能源的需求量也会刚性增加,能源消费总量40亿吨标准煤的控制指标的完成,难度也必然会加大。

    从能源、特别是石油对外依存度的控制指标看,难度确实不小。1995年我国成为了石油净进口国,2010年石油对外依存度高达55%,这一年,我国原油进口量占全球石油贸易总量12.5%,仅次于欧洲和美国。目前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已经升至57%,距2015年的61%的石油对外依存度控制指标仅差4个百分点,完成61%的控制指标,压力加大,困难重重。

    如何完成“十二五”规划的各项能源指标?人们在思考和热议。必须进一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变革;必须走中国特色工业化、城镇化道路;必须坚持节约优先、立足国内、多元发展、保护环境、科技创新、深化改革、国际合作、改善民生的能源发展方针……

    201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完成“十二五”规划纲要的关键之年。从数字上看,完成规划纲要的难度很大,但依然充满信心和希望。    (作者:周亮亮 单位: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