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正文
“有了天然气,生活好起来”
发布时间:2013-12-11 来源:人民日报

    核心阅读

    12月7日上午10时30分,中缅天然气管道曼德勒分输站的技术人员轻轻按下控制平台上的按钮,打开分输阀,来自缅甸西海岸的天然气通过数百千米的中缅天然气管道输送到曼德勒分输站,又从这里分输进入缅甸当地天然气管道网。这是本报记者赴缅甸采访时亲眼见证的一幕。据了解,约800千米的中缅天然气管道缅甸段在4个场站预留有分输口,从输气第一天起就开始向当地下载分输,并将按照缅甸的需求和消化能力,随时提供在总输气量20%以内的天然气分输。有专家认为,未来20年,缅甸年均经济增长率预计将达7%—8%,油气工业是其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支撑,中缅油气管道对带动和促进缅甸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管道建设几年来,大家都盼着早日通气”

    从缅甸中部城市曼德勒驱车向南60多千米,本报记者来到一个叫皎涩的小镇,中缅天然气管道曼德勒分输站就建在这里。蓝天白云衬托下,分输站附近绿油油的稻田生机勃勃,池塘里的水生植物绽放着花朵。分输站内,黄色的管道、银色的阀门、蓝色的机房整洁有序,技术人员在控制室随时等待来自调控中心的分输指令。附近居民汶基告诉记者,“管道建设几年来,大家都盼着早日通气,早日分输。有了天然气,不仅可以做饭、发电,工厂里的机器运作也有了更好的保证。”

    随后记者驱车前往下面的接收门站——缅甸油气公司皎涩天然气站。汽车在坑坑洼洼的土路上颠簸,公路上扬起的灰尘时而遮蔽了视线,仅10多千米的路程却行驶了约40分钟。村庄里飘着烧柴做饭的炊烟,集市上有村民头顶玉米筐沿街叫卖。正值施斋节期间,不少小货车满载信徒驶向寺庙。沿途经过一个不小的工业园区,但茂盛的野草和空空的电信杆显示出这里的寂静和萧条。司机额觉说,“驶出曼德勒就是农村,电力能源缺乏,生活贫困。工业区建在天然气站旁就是希望就近获取能源,可天然气站的能源供应一直得不到保障。”

    到达皎涩天然气站,记者看到气站里不再像往日那样冷冷清清,在这里等待的人群个个面露焦急和喜悦。斑驳的管道、锈迹斑斑的转盘,似乎也被赋予了新的生机。站长盛敏告诉本报记者,这个天然气站建于2001年,天然气主要来自西部仁安羌附近的老气田,产量很少,气压也不稳定,每天的供应量约11万立方米。不远处的工业区只有水泥厂、自行车厂、衬衣厂几家能够用上,其余的都得用柴油发电甚至被迫停工,天然气站不断收到周边工厂的抱怨。“从今天开始,中缅油气管道每天给当地分输5.5万立方米,我们将供给新建的玻璃厂。有了天然气,工业开始正常运转,生活会好起来。”盛敏说。

    “天然气发电以后,各家各户都能用上电了”

    负责中缅油气管道境外段运营的东南亚管道公司油气调控中心主任袁运栋告诉本报记者,目前管道每天向国内输气560万立方米,为了促进缅甸经济发展,从输气第一天起就开始向当地下载分输,皎漂每天下载1.4万立方米,到2015年将增至20倍,曼德勒、仁安羌、当达等地也都将进行分输。

    在最早下载天然气的皎漂镇,当地生活已经出现变化。在一个摆着冰箱、空调、电话的商店里,店主吴汕说,“天然气发电以后,各家各户都能用上电了。35缅币(1美元约合880缅币)的电价只是以前柴油发电的1/10,这让买电器的人越来越多。”

    本报记者还来到工业园刚建设完工的玻璃厂。工厂大门口的红色大牌子上写着“缅甸工业部第三十六大型工厂”,厂内几座玻璃炼炉显得十分雄伟。副厂长丹盛对本报记者说,“这是缅甸唯一的玻璃厂,设计产能每天117吨,全年4.27万吨,能生产4种玻璃产品,其中3种为家用玻璃、1种为汽车玻璃,是缅甸该产业的核心。工厂的生产设施大都是从国外进口的先进设备,仅炼炉的价值就高达600万美元,按工艺启动后至少6年不能停机,但以前电力短缺导致投产搁置。看着这么贵重的设备不能生产,我们都很心酸。今天中缅天然气管道开始向曼德勒分输后,我们定于12月27日就开工,全厂400多工人都在等着这一天呢。”

    几百千米外的皎漂、仁安羌、当达对天然气下载也抱有同样的期待。据估计,当达的最终下载量将达到每天190万立方米,以供应当地的工业区,皎漂还有建设经济特区的计划……皎漂市市长吴觉度梭说,皎漂是一个有着丰富自然资源的地方,要把这些资源转变成工业品,电力供应不可或缺。不过,之前电价太高,一些投资者难以承受,选择了离开。“如今有了充足的天然气,我们将建设50兆瓦的天然气发电厂。有了电,才能促进经济发展,工厂才能运转,中缅油气管道对当地经济发展有很大的帮助。在缅甸,还有很多和皎漂一样的地方,都在等着天然气分输呢。”记者 孙广勇 于景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