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腐败的产生 腐败行为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归根结底就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蜕变,滋生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思想,最后变得私欲膨胀、堕落变质,走向违纪违法的道路;其外因在于管理和监督方面薄弱,缺乏干部监督管理工作的有效机制,也缺乏行政管理权力的规范运作。 我记得自己小时候,在家门口的走廊上捡到了2元钱,当时毫不犹豫放进自己的口袋,父母在为我换洗衣服时,发现了这2元钱,于是我在父母的严厉追问中说出了2元钱的来历。父母当时对我说了很多话,其中有一句就是“不是自己的,一分钱都不许拿”。回想这件事,我有三点体会,一是人都有贪欲。2元钱现在不算多,但在上世纪70年代后期,这是一笔不少的收入,尤其是对一个小孩。二是这钱来得太容易,不用付出任何劳动,还没人看见,轻而易举就得到了。三是父母的严厉质询。父母异常关注2元钱的来历,是因为他们担心我在成长过程中误入歧途,担心这2元钱是通过不正当渠道获得的。腐败的产生首先是因为人的贪欲。人自身存在着本能需求,这些需求也在不断变化,当这些需求超过一定的限度,其行为动机就会偏离正确的方向。尤其是监督约束机制还不够健全,在各种诱惑下,容易产生一些“非分欲望”,为了满足这些欲望,或利用手中的权力,或采取非法的手段,通过损害社会和他人的利益,满足自己的非分欲望。 在当今物欲横流的大环境下,各种诱惑和淋漓尽致的“市场化公关”加大了公职人员腐败的风险源。一名领导干部蜕变为腐败分子,不是一日之内形成的,当前对干部监督管理工作还比较薄弱,一些监督制度也往往流于形式,对干部思想、工作和生活方面的相关问题难以做到早发现、早提醒、早纠正,一定程度导致干部在缺乏自律的情况下,放任自流、忘乎所以乃至违法乱纪。腐败危害国家,同时也伤害家人。 二、预防腐败的建议措施 1.人是可能产生腐败的主体,所以人的思想行为最为重要,从源头治腐防范,让人做到不想贪、不敢贪。 首先是不断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改造,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世界观经常被我们轻视,总认为是套话、大话和空话。人好好的,不觉得它有多重要,一旦出了事,才痛心疾首地后悔没有好好改造世界观。世界观的改造,其实就是从一件件小事做起,多读一本有益的书,多交一些益友,多谈论正能量话题,简单的物质生活,简单的社会交往,自觉修正自身行为。其次保持警钟长鸣,提高自警意识。通过分析反面典型,做到自我警觉,同时希望局里能多组织交流学习、集中培训、警示参观、多开展一些专题讲座,比如:为官、做事与做人,领导干部的职业风险等话题,及时修补、完善和提高自身的修养。 2.搞好制度建设,规范权力运行,做到人不能腐。 一是简政放权。权力是滋生腐败的温床,靠市场能解决的可以交给市场,通过市场机制,让市场主体承担项目决策的责任。从市场准入角度看,项目审批制度本身就会造成不公平竞争,先获得核准的,可以先进入市场,实现早投产、早获利的目标,后核准的项目,有可能商机已经失去,变成投产之日就是亏损之时。这也是企业为了争取项目早核准,不惜采取各种公关手段。当年,朱镕基总理针对新时期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说过三句话:把好市场主体的入门关;当好市场运行的“裁判员”;做好市场秩序的坚强卫士。这些内容对国家能源局转职能、改作风,同样有借鉴作用。 二是建立和完善适度分权制衡机制。对一些重要的审批事项进行适当分解,相互制约,以解决权力过分集中的问题。比如:国家能源局重组后,建立的闭环监管机制,提出“全程参与、有效衔接、相互配合、形成闭环”的总体思路,应该进一步完善,形成一个更具操作性的工作机制。12398投诉举报热线是国家能源局的对外窗口,如何发挥12398热线的作用,建立投诉举报受理、处理和结果反馈机制,真正实现“执政为民”的目标理念。 三是实施公开制度,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用制度的形式确保政务公开,提高权力的透明度,不仅可以转变机关工作作风,而且还能有效地规范权力公平、公正运行,防止权钱“幕后交易”。 3.加强监督检查,规范从政行为,促使大家不犯错误或少犯错误。 古人云,“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执行力不强是我国当前反腐倡廉建设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反腐倡廉工作的成效取决于制度的制定,更取决于制度的执行。树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制度面前没有特权、制度约束没有例外的意识,保证反腐倡廉制度行得通、管得住、用得好。 (唐俊 作者系国家能源局市场监管司监管一处处长) |
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正文
唐俊: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心得
发布时间:2014-09-23
大中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