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正文
左源:内外兼修不断提高拒腐防变的能力
发布时间:2014-09-23 来源:中国电力报

    加强廉政建设和提高拒腐防变能力,既要靠制度约束和监督制衡,也要靠自我要求和品格修炼。应内外兼修,多管齐下,共同建立“不能腐、不敢腐、不想腐”的廉政体系。

    1.加强制度建设,建立“不能腐”的防范机制。制度建设是规范权力运行、防止腐败行为的根本性、稳定性、长期性措施。健全干部依法从政和廉洁从政的制度规范和行为准则,强化对腐败多发环节的制度约束,规范权力运行机制和审批流程,建立权责对等、协调运转、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是构筑预防腐败体系的制度基础。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根据国家公共事务管理的需要和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将审批事项进行权力下放和调整优化,找到实行行政干预和发挥经济自身活力的匹配方式,打破依附于审批制度的权力寻租空间,在制度上保障公权力合理运用。

    2.强化监督查处,构建“不敢腐”的惩戒机制。对权力的监督是执政党跳出“历史周期律”的正确选择。构建全面、完善的监督体系,设立与权力相伴而生的监督约束机制。一方面从源头预防,将监督关口前移,对权力链条上的重点环节和高危环节,着力进行监督防范,实现全链条监督;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各方面、各层次的监督作用,及早地预防、发现,构建全方位监督体系。对违法违规行为严厉查处、严肃惩戒,把权利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达到有效的治理效果并形成有力的震慑作用。

    3.构筑思想防线,形成“不想腐”的保障机制。相对于外在约束和惩戒,内在防线的构筑更为重要。从贪腐案例来看,一些干部也曾是怀着崇高理想和奋斗目标、务实进取、独当一面的业务骨干。表面来看,其腐化堕落的过程往往始于职位提升或岗位变化带来的环境改变,究其原因还是个人在面对诱惑时没有守住思想防线,在大是大非和原则性问题上不断退让,导致不断膨胀的贪婪和私欲吞噬良知,最终触犯党纪国法。由此可见,增强道德修养和责任意识绝非一时之事,须是持续不断的渐进过程。随着工作环境的变化,应主动加强自律意识,始终秉持“不以恶小而为之”的行事准则,对违法违规的念头和行为不退让、不纵容、不姑息,才有可能做到防微杜渐,在纷繁复杂的局势中保持坚定的政治立场,抵御腐朽思想的侵蚀和金钱物欲的诱惑。

    4.借鉴他山之石,建立更加完善的惩防体系。反腐工作任重道远,可以借鉴香港等地的经验,进一步推动廉政制度的建设。在上世纪70年代之前,香港曾经贪污横行、公义不彰、个人和集团贪污屡禁不止,然而从1974年香港廉政公署成立时起,大约用了10年时间实现了政治风气的转变,并在后续时间里基本维持了廉洁的局面。其严密的廉政制度体系设计是我们可以学习借鉴的成功经验。

    总之,作为一名年轻的公务人员,在履行国家赋予的公共管理职责的同时,更应该意识到肩负的重担。要廉洁自律,克己奉公,让责任与权力相伴,让生命与使命同行。

    (左源 作者系国家能源局市场监管司价格与成本监管处主任科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