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正文
百问核电(上册)
发布时间:2015-06-16 来源:国家能源局

    1.我国目前有哪些关于核安全的法律法规?

我国核安全法律法规体系和我国的法律法规体系是相应的,分为国家法律、国务院条例和部门规章。截至20144月,共有法律1部,行政法规7项,部门规章27项,导则89项,共计124项法规。

国家法律是法律法规的最高层次,是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以国家主席令发布的,具有最高国家法律效力。对于核能开发和核技术应用及核与辐射安全问题的最高法律是《原子能法》和《核安全法》,目前正在制定中。尤其是《核安全法》20139月被十二届全国人大将《核安全法》列为二类立法项目,已形成了《核安全法(草案)》并报人大环资委。当前有关核安全、电离辐射安全和环境保护的唯一法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是由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并由国家主席胡锦涛在20036月以第六号主席令的形式颁布的。

国务院条例是国务院的行政法规,是法律法规体系的第二层次,是由国务院批准,以国务院令发布的。现有的条例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核设施安全监督管理条例》、《核电厂核事故应急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核材料管制条例》、《民用核安全设备监督管理条例》、《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放射性物品运输安全管理条例》、《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条例》。

部门规章是法律法规的第三层次,由国务院的各行政管理部门批准和发布,具体到核与辐射安全相关的部门规章,就是由环保部(国家核安全局)批准和发布了。实施细则是根据核安全管理条例规定具体的办法规章,核安全规定是规定核安全目标和基本安全要求的规章。

此外,还有一些与部门规章对应的支持性法规文件,例如在核与辐射安全领域的核安全导则和核安全法规技术文件等。核安全导则是说明或补充核安全规定以及推荐有关方法和程序的文件,核安全法规技术文件是核电厂技术领域中的参考性文件,如《核动力厂设计安全规定》、《核电厂质量保证安全规定》《核电厂质量保证大纲的安全规定》、《民用核承压设备无损检验人员培训、考核和取证管理办法》等。

 

2.福岛核事故是怎么回事?

答:2011311日,日本发生9.0级地震,核反应堆保护系统及时发挥作用使反应堆自动停堆,但电网供电系统及及交通受到全部破坏,地震引起的强烈海啸,进一步摧毁了电站内应急电源,导致反应堆冷却系统功能完全丧失余热无法排出,堆芯燃料融化,引发氢气爆炸(并非核爆炸),加上抢险工作不力,最终导致放射性物质从损坏的建筑物排放至外界环境。

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从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运营,从事故原因来说,福岛核事故的直接罪魁祸首显然是地震引发的海啸。因为核电站的基础设施被毁,外部电力丧失,海啸又摧毁了备用柴油发电机,反应堆堆芯融化和乏燃料池温度过高产生大量的氢气和蒸汽。为避免发生更大的核泄露事故,只得释放压力容器中带有放射性物质的蒸汽,大量冷却水泄露,导致环境污染致使大量居民疏散。另外,日本国会“福岛核事故调查委员会”发布的调查报告指出,虽然地震和海啸是引发核事故的直接原因,但是事故的根本原因是政府高层和东京电力公司没有及时采取措施。同时东京电力公司与作为监管部门的日本原子能安全委员会没有做出必要的防灾准备。

3.福岛核事故会不会在我国发生?

答:日本福岛核电站建于20世纪60年代,已运行近40年,接近其设计寿命,属早期的沸水堆型核电站,在设计上安全设防等级不够高,不能满足9级地震及巨大海啸等外部自然事件的设防要求,加之设备老化,事故处置不当,监管缺位,因此,福岛核事故既是天灾也有人祸因素。经过分析,福岛核电事故不会在我国发生,但核电站依然存在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必须加强安全措施,具备预防和缓解严重事故的能力。

第一,核电站堆型不同:我国选择压水堆技术路线与早期沸水堆相比较,在安全设计方面有很大不同,包括采用两回路,反应堆压力容器和安全壳具有很强的抗震、耐压能力,放射性不会外泄。

第二,我国核电站设计、建设严格贯彻国家核安全法规标准、规范,对安全极为重视。主要措施和规定有:

1. 核电站厂址必须满足安全要求,不允许存在影响核电安全而又无有效措施解决的因素,包括地震断裂、活动断层、溶洞、火山活动,及严重人为事件,如飞机坠毁、化学品爆炸和着火等。为保证核电站抗震稳定,反应堆厂房首选建在完整基岩上。

2. 核电站要求干厂址,防止一切可能发生的水淹。核电厂坪标高设计要充分考虑到厂址地区可能发生各种气象条件下,如台风、海啸、海平面上升、暴雨、上游溃堤、潮水及波浪影响,并具有较大裕量应对极端外部事件叠加的最大洪水,按照千年一遇考虑,确定核电厂坪标高。并建防洪防波堤坝。核电站防洪排水同样有严格要求,保障畅通不会淹没。

3. 核电站安全设计完整充分,具有很高的可靠性和冗余度。按纵深防御设计,压水堆具有四大屏障(燃料芯块、包壳、压力容器、安全壳),建立了核电站控制保护系统,多套事故预防和处置系统以阻止和缓解事故的发生,其中反应堆迅速停堆,堆芯余热导出措施,应急电源等必不可缺。新建核电选择非能动安全设计和消氢系统,大大提升了核电站安全性能。

4. 核电站具有可靠的供电、供水系统。要求有二路独立的厂外电源、核电站厂供电、厂内应急电源、可移动电源等;在水源方面,要建有足够的供水源和冷却水源,并且具备最小可接受容纳为30天核安全相关的供水量。

5. 核电站严格人员培训考核,实行持证上岗,加强安全文化。

6. 建立健全了国家核电应急体系,具备强有力的对核电事故的防范和处置能力。

7. 国家加强了核电安全审议和监管,不断健全完善相关法规体系和贯彻力度。

第三,福岛事故后,国家核安全局会同有关部委对运行和在建核电厂开展了核安全检查,结果表明我国核电厂具备一定的严重事故预防和缓解能力,安全风险处于受控状态,安全是有保障的。同时提出改进措施,改进项,实施改进以进一步提高安全水平。

第四,我国对于新建核电,决定采用国际最新最高核安全标准,要求必须满足国际第三代核电技术要求,更加重视对核电严重事故的预防和缓解,并对抗震能力提出明确要求。

第五,据我国地质和海洋专家分析认为我国沿海大陆架地质结构和海水深度条件及洋流等情况,发生日本东部(福岛地区)9级地震引发巨大海啸的可能性极小。

综上所述,我国不会发生类似福岛核事故。但核电技术复杂(存在发生事故的微小概率),核电安全工作必须加强

4.切尔诺贝利核事故是怎么回事?

答:1986426日,前苏联的切尔诺贝利核电厂4号反应堆机组检修后重新启动过程中,堆芯发生超瞬发临界,堆芯熔化,高温产生大量的氢气和蒸汽发生爆炸,引发大火并散发出大量高能辐射物质至大气层。事故致使31人在数周内死亡(包括非放射性致死3人),参加事故清理人员20万人,平均辐射量100mSv。据估计,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给乌克兰和白俄罗斯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在2350亿美元以上。该事故被认为是核电历史上最严重的事故,也是国际核与辐射事件分级表(INES)中首例被评为第7级(最高级)的事故。

事故发生后,苏联政府立即组建了国家事故调查委员会,调查事故产生的原因。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是该核电站采用石墨沸水堆,自身设计缺陷多,加之试验操作不当导致反应堆功率急剧上升,产生大量蒸汽,致使反应堆堆芯压力急剧升高,最后产生爆炸事故。根本原因是反应堆堆芯设计和控制保护系统设计存在缺陷(正气泡反应性系数、无安全壳、落棒慢等)以及核安全文化欠缺。切尔诺贝利核事故使人类真正认识到核电厂系统的复杂性和安全的重要性。

5.切尔诺贝利核事故会不会在我国发生?

答:切尔诺贝利核电厂4号机组的反应堆是压力管式石墨慢化沸水堆。该堆型设计上的不安全因素早在1983年就已在立陶宛同类型反应堆上被发现,但没有引起管理机构的足够重视,未采取任何改进措施。此外,切尔诺贝利核电厂当时的试验准备工作极其草率,未严肃认真地制定和实施试验大纲,更无安全处置预案,致使操作人员对实验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异常情况毫无准备。

切尔诺贝利核事故之后,促使核安全工业界对于核电厂安全性的改进。

第一,首次提出了核安全文化的概念。通过对该事故的总结和反思,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的国际核安全咨询组提出核安全文化的概念,并于1991年发表《安全文化》报告,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接受。国家核安全局翻译大量核安全文化文件,强化核安全管理,重视人员安全教育培训,提高了核电安全审评意识,并推广至整个核工业领域。

第二,进一步认识到安全壳的重要作用,全面改进该堆型技术设计,包括提高铀浓度,纠正控制错误设计、缩短落棒时间、减小正反应性等,在发展中放弃石墨慢化轻水冷却的压力管式反应堆的发展。目前中国核电厂均设有4道安全屏障。第1道,核电站的燃料是二氧化铀的陶瓷体芯块,能把绝大部分的裂变产物自留在芯块内;第2道,性能相当好的锆合金包壳管把芯块密封在管里;第3道,压力容器及一回路压力边界;第4道,安全壳。当4道屏障同时失效,放射性物质才有可能泄漏,但这个概率是极低的。我国不建石墨水冷堆,选择更安全的压水堆型并增加了安全措施,提高安全文化,加强监管和人员培训等,我国不会发生类似切尔诺贝利核事故。

6.三哩岛核事故是怎么回事?

答:1979328日位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三里岛压水堆核电站二号堆由于反应堆堆芯失水及操作失误导致了三分之二的堆芯严重损坏、反应堆最终陷于瘫痪的严重事故,是压水堆核电站运行历史上最大的一次事故。在这次事故中,由于主要的工程安全设施都自动投入,同时由于反应堆安全屏障安全壳的包容作用,释放到环境中的放射性物质不多,人员无一伤亡,在事故现场,只有3名工作人员受到了略高于半年的容许剂量的照射。核电站附近80千米以内的公众,由于事故,平均每人受到的剂量不到一年内天然本底的百分之一。因此,三哩岛事故对公众未造成任何辐射伤害,对环境的影响极小。该事故为核事故分级的第五级。但事故的教训深刻,促使核电在安全方面进一步改进。

三哩岛事故放射性监测结果

牛奶

基本未查出放射性碘。碘-131浓度最大的9个样品,只有0.6-1.5贝可/

河水

在下游两个不同地点采样,未发现任何放射性

空气

125个样品中只有18个有微量的放射性碘,最大的只有0.0009贝可/

土壤

147个样品中,未发现放射性碘

植物

3公里范围内171个样品中,未发现放射性碘

居民剂量

电厂周围80公里内居民所受剂量个人约为0.01毫西弗,为天然本底的1%

 

7.三哩岛核事故会不会在我国发生?

答:1979328日,美国三哩岛核电厂由于设备故障、仪表失灵和操纵员误操作,发生了压水堆核电厂有史以来最严重的一次事故,导致堆芯部分熔化。但是事故没有造成工作人员伤亡。根据事故后放射性监测结果,三哩岛事故对环境和居民没有造成放射性危害。

事实证明,压水堆核电厂的各项安全措施是有效而可靠的。根据三哩岛事故的教训,各国在之后新的压水堆核电厂设计时改进和增设了安全措施:加强了运行管理,采取了严格的运行人员培训、考核制度和运行管理制度,以杜绝操作失误。在设计中把人的差错考虑在内,万一操作失误,也不会发生大的事故。

各国也相应地展开了严重事故的机理和处理研究。目前,中国核安全法规对设计中考虑严重事故的要求吸取了国际经验及中国对严重事故研究成果,并已在设计中考虑应对严重事故的措施写入核安全法规。我国现有运行的核电机组是在三哩岛核事故20年后,高起点起步、引进国际成熟先进技术、经过持续技术改进发展起来的,良好的安全性已经过长期工程实践的验证,安全是有保证的。

 

8.我国是如何实施核安全监管的?

答:我国的核安全监督的主要依据是国家法律、核安全法规、环保法规、国家和行业标准以及核设施许可证条件、核设施营运单位的执照申请承诺等。为了在核设施的建造和运行过程中保证安全、保护环境,国家制定了相关的核安全法规、环保法规和国家标准,核行业主管部门也制定了相关行业标准,实行行业管理。

民用核设施的核安全监督由国家核安全局负责,辐射环境监督由国家环保部及地方环保部门负责,行业管理由核行业主管部门负责。核设施营运单位必须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接受国家监督管理机构的监督检查,保证核设施的安全。我国核安全监管实行许可证管理。依据许可方可进行各项涉及安全相关活动。监管贯穿核电厂的全寿期,它从选址开始,贯穿选址、设计、建造、调试、运行、退役和废物处理等核电厂全寿期的各环节,原则上每一个环节都要单独报批。国家监管部门的监督实现全过程全方位控制,国家核安全局在核设施集中的地区设立派出机构,保证连续的现场监督。未来我国核安全监管还将在独立性、权威性、透明性和有效性等方面得到进一步增强。

 

9.国家对核电厂操纵人员有什么要求?

答:我们知道汽车驾驶员要在驾校学习有关理论和实际操作,考试合格取得驾驶执照后才能开车。与此类似,国家对核电厂操纵人员的资质管理是通过核电厂更严格的操纵人员执照来进行的。

国家核安全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核设施安全监督管理条例》及其实施细则,制定并发布了《核电厂操纵人员执照颁发和管理程序》,规定了操纵人员考核标准的制定和核准,取照考核的准备,取照考核的监督管理,取照人员的资格审查和执照颁发,执照管理,换发新执照和重新申请执照。

按国家规定,核设施操纵员必须在从业前依法取得《操纵员执照》或《高级操纵员执照》。核设施操纵员必须经过运行操作培训,通过核设施主管部门的执照审查考核,为取得执照,同时还要身体健康、无职业禁忌症,具有中专以上文化程度或同等学力,其中核电厂操纵人员应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或同等学力,并且核专业知识、技术、技能培训必须合格。

民用核设施操纵人员执照制度是确保核设施运行安全的重要监管手段之一。

 

10.福岛核事故发生后,我国采取了哪些与核安全相关的改进措施?

答:20113月的福岛核事故警示了人们要预防超强自然灾害对核电厂安全的影响,促进了各个核电国家全面审查在运、在建核电厂,进一步加强核安全防范措施。重点是完善针对极端外部事件的设防能力,以保证小概率但后果严重的超设计基准事故在选址和设计中得以恰当考虑,维持适当的安全裕量,并改进和强化严重事故管理,加强培训与监管,进一步完善系统性的管理和技术手段,持续提高严重事故有效预防和缓解能力。福岛核事故发生后,我国积极采取行动,全面审查在运核电厂,有针对性地提高安全措施,如增高海堤防护墙、增设移动供电设备、增加非能动蓄水池等;制定和实施核电厂安全改进行动通用技术要求、新建核电厂安全要求等,用最先进的标准对所有在建核电厂进行安全评估,严格审批新上核电项目,编制出台了核安全规划,调整完善了核电发展中长期规划。

科学家们正在积极吸取每一次核事故的经验教训,使核电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性能安全持续改进,确保核电厂安全高效地为人类发展服务。

 

11.我国当前运行的核电厂总体安全水平如何?

党中央、国务院一直高度重视核安全工作,明确提出核安全是国家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核电规模的增长,核电安全成为核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相关部门和企事业单位长期以来始终坚持“安全第一、质量第一”的根本方针,贯彻纵深防御等安全理念,采取有效措施,保障核安全。2011年由、国家能源局、国家核安全局、国家地震局合开展的综合安全检查和国家核安全局日常监督的结果表明,目前我国核电安全是高水平、有保障的。

我国核电起步晚,具有后发优势。无论是引进消化吸收还是自主设计,从加工、安装、建造到运行各个环节,无论是建造还是运行,都充分汲取了国际先进经验;我国核安全标准采用了国际原子能机构推荐的标准,政府设立了独立的核安全监管机构,采取了与国际实践相一致的工作模式,监管工作权威有效。核电总体安全水平和运行业绩是相当好的。如大亚湾核电基地6台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根据美国核电运行研究所统计数据,总体综合评价与美国拥有4台及以上机组相比连续7个季度排名第一;2011年第三季度大亚湾2号机组综合指标位居第一,大亚湾1号机组和岭澳1号机组分别连续安全运行3382天、2281天,在法国同类型机组中也位于前两名。

我国大陆截止201412月已投入运行的核电机组共22台,总装机容量2010万千瓦。到目前为止未发生过国际核事件与事故(INES)二级以上的事件,更未发生过对人员和环境造成污染核伤害的事件。

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世界核电营运者协会(WANO)等机构多次对中国核电发展及监管状况进行同行评估,对我国核电发展和监管方面的成就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

*注:习近平总书记于2014年在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上提出了集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等于一体的国家安全体系。)

12、核电厂和煤电厂的区别是什么

答:核电厂和煤电厂的发电原理基本相同,他们的区别主要在于:

首先燃料不同。煤电厂是依靠燃烧化石燃料(煤)释放的化学能制造蒸汽,而核电厂则依靠核燃料(浓缩天然铀或钚)的核裂变反应释放的核能来制造蒸汽。

其次蒸汽供应系统不同。火电厂制造蒸汽的设备是蒸汽锅炉,而核电厂则依靠一个严格密封的核反应容器,把核反应释放的热能通过热交换器制造蒸汽,用核锅炉代替了蒸汽锅炉。

再次,从消耗的成本来说,在一般情况下,核电的建设成本高于煤电,但是发电成本低于煤电,尤其是燃料成本低于煤电。

比较项目

100万千瓦级煤电厂

100万千瓦级核电厂

年消耗燃料

200300万吨煤

2030吨核燃料

年运输

每天100节火车皮

每年一辆重型卡车

最后,从对环境的影响来说,煤电厂和核电厂在相同功率的情况下,二者对环境的影响不同。

功率为100万千瓦级电厂年排放物比较

电厂

二氧化碳

二氧化硫

氮氧化合物

灰尘

乏燃料

煤电厂

600700万吨

510万吨

23万吨

23千吨

0

核电厂

0

0

0

0

2030

 

13、我国首座核电厂在哪里?它的建成有什么特殊意义?

答:我国大陆第一座核电厂是位于浙江省海盐县的秦山核电厂。秦山核电厂是中国大陆自行设计、建造和运营管理的第一座30万千瓦压水堆核电厂。19911215日,并网发电,实现了我国大陆核电“零”的突破,这是我国核工业继“两弹一艇”研制成功后的又一历史性重大突破,被誉为“国之光荣”。秦山核电厂的建成,标志着中国核工业的发展上了一个新台阶,使中国成为继美、英、法、前苏联、加拿大、瑞典之后世界上第7个能够自行设计、建造核电厂的国家。

秦山是中国大陆核电的发源地。经过30多年的建设发展,已成为中国一处大型的核电基地,所产生的清洁电能源源不断地输入华东电网,有助于缓解浙江省和长三角区域长期的能源供应紧张状态。秦山核电基地目前有9台机组(其中1台在建),总装机容量将达到652.6万千瓦,年发电量约500亿千瓦时,是国内目前核电机组数量最多、堆型品种最丰富、装机容量最大的核电基地。截至20141031日,秦山核电基地运行机组已安全运行67堆年,累计安全发电3268.16亿千瓦时,相当于少消耗标准煤约1.05亿吨,减排二氧化碳约3.43亿吨、二氧化硫约228.80万吨,相当于造林93.31万公顷。截至2013年年底,秦山核电基地已累计纳税236亿元,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2013年,海盐县生产总值为324.75亿元,其中核电贡献70.87亿元。目前海盐已经有76家核电关联企业。2013年海盐核电关联产业联盟总产值突破170亿元。

*秦山基地航拍图

14、核电造价很高,如何保证其经济性?

核电站造价高,其主要原因是设计、材料、制造工艺的核级质量要求高,设备制造成本一般比常规设备高40-50%,并且电站设备中很大部分是安全冗余的,是为了核安全、环保的要求而配备的。目前国内的已经建成投产的二代改进型技术机组,单位造价达到13000/千瓦,正在建设中的首批三代核电机组更高,在16000-20000/千瓦之间。而在国外,三代核电机组的单位造价预计更高达5000美元/千瓦。这么高的建设成本(是煤电机组的3倍以上),核电站如何实现经营的盈利性?

核电站的商业模式非常类似于大型水电项目,其经营过程是电力市场需求和技术分析、项目选址、技术选择、设计、建设、发电运营、退役;其财务特点是投资巨大,固定成本高(包括折旧、贷款利息、退役基金),变动成本较低(其中燃料费、乏燃料基金占总成本的约25%);上网电价固定(国家发改委规定二代改进型机组电价为含增值税0.43/千瓦时),并不高于当地煤电标杆电价;客户(电网)稳定,按国家政策优先于煤电上网发电,具有较高的上网负荷因子;电站的投资者在建设期投入资本金后,从电站投产起获得利润分红,盈利前低后高,其内部收益率IRR经历由负转正的过程,在投产25-30年后达到国家核定电价下水平(见示意图:)。


在中国,尽管核电站建设周期较长,前期投资巨大,但建成投入运营之后,各电站员工坚持安全第一、质量第一的原则,严格按国际化、规范化、程序化管理,加上运营成本较低的特点和稳定的外部电力市场、上网电价,使各电站都取得了良好稳健的运营业绩。相较于其他发电形式,核电运营后期的盈利能力较强。

对于目前首批造价较高的三代核电,将通过提高负荷因子、延长寿期等手段增加发电量,同时控制成本和电价,保证投资收益。而后续三代核电的建设将通过设计、设备制造国产化,国内建设管理经验和能力的运用,机组数量的扩大,标准化建设等措施降低单位造价,使核电的经济性得到延续。

15、与煤电、风电、太阳能比较,核电的经济性如何体现?

核电作为可以大规模运用的工业能源,与煤电、风电、太阳能比较,有明显的经济性优势:与煤电相比,核电从2013年开始实施的二代改进型机组的含税0.43/千瓦时电价,都普遍低于电站所在沿海各省煤电标杆电价,体现了核电的市场竞争优势。同时,核电成本的包容性大,是全成本,即核电的发电成本中除了燃料费、运行维护费、折旧费、财务费用外,还包括了电站退役的处置费用和对乏燃料的后处理费用(后者统一上缴国家财政)。而煤电的成本中目前有脱硫、脱硝、除尘成本,但没有对二氧化碳的收集、处置费用(如CCS费用*)。这意味着,煤电成本在环保压力下有增长空间,而核电成本没有这个增长压力。
除了零排放有害气体的环保优势外,由于核电使用的燃料少,百万千瓦机组每年仅2530吨,而煤电要烧煤300万吨,所以燃料开采、运输优势明显。

核电与风电、太阳能相比,单位投资相当,但核电的运行小时数高,每年可以7000小时以上,稳定可靠,是电网的基本负荷。而风电、太阳能每年有效上网小时数为15002000,且受自然条件影响日间波动大,电网还需要配备煤电、气电、抽蓄等来均衡波动性(调峰、调相、调频),加大电网运行成本。

据联合国经合组织(OECD)在2010年的研究报告指出,欧洲的核电发电成本是光伏发电的1/5.3,风电的1/1.8,使用CCS褐煤发电的1/1.2;中国的核电发电成本是光伏发电的1/4.7,风电的1/2.1

目前各国对风电、太阳能上网电价均实施财政补贴政策,以维持其经济盈利性。随着各国尤其是经受金融危机冲击至今仍在艰难复苏的欧盟国家退出财政补贴的实施,中国也将在10年之内逐步削减或取消财政补贴,风电、太阳能的盈利性将下降,这种依赖财政补贴的盈利模式将面临考验。而电价中不含财政补贴并且实施标杆电价的核电的盈利性具有长期稳定性和政策保障性。

*:CCS: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 碳捕集技术,是将二氧化碳(CO2)捕获和封存的技术。CCS技术是指通过碳捕捉技术,将工业和有关能源产业所生产的二氧化碳分离出来,再通过碳储存手段,将其输送并封存到海底或地下等与大气隔绝的地方。目前,CCS技术尚处于研发阶段。 

16、核事故等级是如何划分的?

答:为了统一划分各国核电厂事故的级别,便于互相通报和与公众进行交流,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于1990年发表了国际核事件分级表(如下表所示),已被普遍采用。8个等级中的较低级别(1~3级)称为事件,较高级别(4~7级)称为事故,0级表示无核安全意义的事件。

表:国际核事件分级表

级别

说明

准则

实例

7

特大事故

·堆芯的放射性裂变产物大量逸出至厂区外(其量相当于1016Bq-131

·可能有急性健康效应。在广大地区(可能涉及一个以上国家)有慢性健康效应

·有长期的环境后果

1986年前苏联切尔诺贝利事故

2011年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

6

严重事故

·明显向厂区外逸出裂变产物(其量相当于1015~1016Bq-131

·很可能需要全面实施当地应急计划

 

5

有厂区外危险的事故

·有限地向厂区外逸出裂变产物(其量相当于1014~1015Bq-131

·需要部分地实施当地应急计划(如就地隐蔽或撤离)

·由于机械效应或熔化,堆芯严重损坏

1979年美国三哩岛事故

4

主要在设施内的事故

·少量放射性向厂区外逸出

·除了当地食品要控制外,一般不需要厂区外防护措施

·堆芯有某些损坏

·工作人员所受剂量(1 Sv量级)可能导致急性健康效应

 

3

重大事件

·极少量放射性(超过规定限值)向厂区外逸出

·无需厂区外防护措施

·厂区内严重污染

·工作人员受过量照射

·接近事故状况——丧失纵深防御措施

 

2

事件

·不直接或立即影响安全,但有潜在安全影响

 

1

异常

·没有危险,但偏离正常的功能范围,这可能由于设备故障、人因失误或程序不适当所造成

 

0

安全上无重要意义

 

 

(摘自:《原子能工业》连培生编著)

17我国沿海核电站能抵御强台风袭击吗?

我国沿海的核电厂址,面临的最大自然灾害风险就是超强台风。大亚湾、阳江、台山、宁德等核电基地,都处在热带台风经常发生的地区。核电站在选址时会分析厂址地区300400公里范围内,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热带气旋(台风),推算出厂址海域可能发生的最大风暴及台风带来最大损害的演进路径,在设计中有针对性地留有足够的防洪裕量。

为了防范台风和大海潮,造成意外水淹的情况,宁德核电站在防洪堤标高、机房设计等方面,都充分考虑超强台风袭击的极端恶劣条件下的安全性,除在核岛(包括核电站安全壳在内的核反应堆及与反应堆有关的各个系统的统称)内部设立多个预备电源外,还在半湾山的山腰上建设了应急电源厂房以及柴油机的仓库。即使厂区被淹,应急电源仍可启动,从而满足全厂断电情况下的补水和电源需求,安全水平进一步提高。

如果发生超强台风正面袭击时,必要时还可以采取停机措施,对人员进行撤离,但这主要是从人员安全的角度考虑,至于核岛的安全性,抵御12级以上的超强台风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18核电站所在地发生自然灾害时,机组如何确保安全?

在核电站设计中,始终把安全放在第一位,在设计上考虑了当地历史上曾经出现的最严重的地震、海啸、热带风暴、洪水等自然灾害,即使发生了当地历史上最严重的自然灾害,反应堆也能通过自动停堆或手动控制迅速安全停堆,不会对当地居民和自然环境造成危害。在核电站设计中甚至还考虑了厂区附近的堤坝坍塌、飞机坠毁、交通事故和化工厂事故之类的事件,例如一架喷气式飞机在厂区上空坠毁,而且碰巧落到反应堆建筑物上,设计要求这时反应堆能够做到自动停堆,还是安全的。

19、核电厂能否防范恐怖袭击,如飞机的撞击?

我国现有核电站都具有一定的防范恐怖袭击的能力,选址时就已要求排除有燃烧、爆炸等风险的地域,在设计、建造过程更是采取大量防止事故发生及缓解事故后果的安全措施,充分考虑了防范外部、内部事件破坏的可能性。压水堆核电站设置有多重屏障,防止放射性物质外逸。特别是设置有厚实、坚固的圆筒形安全壳,而且由于安全壳穹顶外形为球面,飞弹或飞机较难击中。有报道说美国核管会(NRC)经独立研究后认为,即使恐怖分子使用商业飞机攻击核电站,核电站向环境释放放射性的可能性也非常小。另外,第三代核电站的设计建造普遍更加重视外界物体的撞击问题,在设计标准中考虑增加如双层安全壳等措施。

核电站还通过分区管理及采取严格的实体保卫措施(例如对出入口和周围边界进行控制),分别由武警、电站保卫部门和保安负责,来防止恐怖分子的入侵。总之,目前的核电站对恐怖袭击具有较强防范能力,当然也需要结合反恐的特点进一步提高。

20、什么是辐射?辐射无处不在吗?

辐射是指以波或粒子的形式向周围空间或物质发射并在其中传播的能量(如声辐射、热辐射、电磁辐射、粒子辐射等)的统称。例如物体受热向周围发射热量叫做热辐射;受激原子退激时发射的紫外线或X射线叫做原子辐射;不稳定的原子核衰变时发射出的粒子或g射线,叫做原子核辐射,简称核辐射。核辐射可以使物质引起电离或激发,故称为电离辐射。

人类在日常生活中会受到各种各样的辐射,这些辐射照射有的是天然的,也有的是人工的。

天然辐射照射也叫天然本底照射,是指人类受到天然存在的各种电离辐射源的照射,主要有三个来源:(1)人体内部天然存在的放射性同位素钾-40;(2)岩石、土壤和水体中存在的放射性同位素,其中以放射性氡的影响最大;(3)宇宙射线,一般来说,地势越高,受到宇宙射线的照射越强。

人工辐射是指与核相关的人为活动引起的对公众的照射,包括医疗照射、核动力生产及其他工农业等领域的应用产生的核辐射。在人工辐射中,离我们最近的就是医疗照射,医疗照射是人类受到人工照射的主要来源。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受到的放射性照射大约有82%来自天然环境,大约有17%来自医疗照射,而来自其他活动大约只有1%。我们日常生活中受到辐射照射的常见情况见下表:

辐射来源

辐射剂量

我国陆地g辐射

0.55毫希/

我国某些高本底地区

3.7毫希/

宇宙射线(地面)

0.26毫希/

砖房

0.41毫希/

食物

0.2毫希/

土壤、空气

0.5毫希/

北京至欧洲乘飞机往返一次

0.04毫希/

胸部X射线摄影

0.14毫希/

核电站周围

0.01毫希/

吸烟20/

1毫希/

生活中出处处有放射性,人类无时不在受到辐射和照射。人们吃的食物、喝的水、住的房屋、用的物品、周围的天空大地、山川草木乃至人体本身都含有一定的放射性。这些微量的放射性对人体并不构成损害,我们祖祖辈辈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生存繁衍的。(数据来源《核辐射防护手册》)

 

21我国辐射环境监测网络是如何构成的?

核电厂周围辐射环境监测包括运行前环境辐射水平调查、运行期间环境监测以及流出物监测、事故场外应急监测和退役监测。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已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全国辐射环境监测系统,围绕核电厂周围建立了很多监测点,这些监测系统24小时连续监测。多年的监测结果表明,核电厂周边环境辐射水平远小于天然本底。此外,国家核安全局依据环境保护法对核电厂实行核电厂外围辐射环境监测,对核电厂周围所监管地域的环境辐射总体质量进行监测,为公众提供安全信息,监测污染源的排放情况,检查排污单位的监测工作。

辐射环境监测网络是我国辐射环境保护事业的基础设施之一。国家辐射环境监测网络涵盖全国辐射环境质量监测、重点核与辐射设施周围环境监测和核与辐射事故应急监测。主要设置重点城市辐射环境自动监测站,重点核设施周围环境核环境安全预警监测站点,重要江河流域、国际河流、重要饮用水、地下水水源、和海水等水体的监测点,同时包括陆地辐射监测点,土壤、生物样品的采样点和口岸辐射监测点一级电磁辐射监测点。

 

22、碘盐能防辐射吗?

核事故发生后,一般会伴随着放射性的碘-131等释放出来,被人体吸收后,会沉积在甲状腺,对甲状腺造成辐射损伤。为了减少人体对碘-131的吸收,可在事故后服用一定量的碘片,使甲状腺吸收足够量的稳定性碘,达到碘浓度的饱和,从而不再吸收或尽量少吸收放射性碘,或使进入人体内的放射性尽快排出体外,达到防止放射性碘进入人体造成的放射性损伤。

碘盐中碘的存在形式是碘酸钾(KIO3),在人体胃肠道和血液中转换成碘离子被甲状腺吸收利用,我国规定碘盐的碘含量为30毫克/千克。按人均每天食用10克碘盐计算,可获得0.3毫克碘。而碘片中碘的存在形式是碘化钾(KI),碘含量为每片100毫克。按照每千克碘盐含30毫克碘计算,成人需要一次摄入碘盐约3千克,才能达到预防的效果,远远超出人类能够承受的盐的摄入极限。因此通过食用碘盐预防放射性碘的摄入是无法实现的。而且过量摄入盐还会导致多种疾病。

核辐射分为外照射和内照射,服碘对内照射没有作用。从应急响应来说,有隐蔽、服碘两种防护方式,虽然盐中含有碘的成分,但是量不足以达到可以防护的目的;另外,服碘剂量不当也可能造成不好的效果。

 

23、“核安全与放射性污染防治规划”有哪些主要内容?

201253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核安全与放射性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及2020年远景目标》(下简称规划)。

规划结合全国核设施综合安全检查和日常持续开展的安全评价结果,总结了核安全与放射性污染防治取得的积极进展,分析了核安全与放射性污染防治当前的现状及面临的挑战,深入分析当前核安全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以确保核安全、环境安全、公众健康为目标,坚持“安全第一、质量第一”的根本方针,遵循“预防为主、纵深防御;新老并重、防治结合;依靠科技、持续改进;坚持法治、严格监管;公开透明、协调发展”的基本原则,统筹规划了9项重点任务,5 项重点工程,8 项保障措施。

其中9项重点任务包括:强化纵深防御,确保核电厂运行安全;加强整改,消除研究堆和核燃料循环设施安全隐患;严格安全管理,规范核技术利用;加强铀矿冶治理,保障环境安全;加快早期设施退役和废物治理,降低安全风险;强化质量保证,提高设备可靠性;推动科技进步,促进安全持续升级;完善应急体系,有效应对突发事件;夯实基础能力,提升监管水平。5项重点工程包括:核安全改进工程、放射性污染治理工程、科技研发创新工程、事故应急保障工程、监管能力建设工程。8项保障措施包括:健全法规标准,夯实安全基础;优化管理机制,提升管控效率;完善政策制度,弥补薄弱环节;培育安全文化,提高责任意识;加快人才培养,促进均衡流动;加强国际合作,借鉴先进经验;深化公众参与,增强社会信心;加大经费投入,落实资金保障。

通过对规划内容的深刻理解与积极实践,力争至“十二五”末我国核能与核技术利用安全水平进一步提高,辐射环境安全风险明显降低;到2020年,核电安全保持国际先进水平,核安全与放射性污染防治水平全面提升,辐射环境质量保持良好,为保障我国核能与核技术利用事业安全、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有力的支撑。

24、核事故应急防护措施有哪些?

在核事故发生的早期、中期、晚期,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应急防护措施。

早期(1-2天内)有较大量放射性物质向大气释放后对人员可采取的防护措施有:隐蔽、呼吸道防护、服用稳定性碘等防护药物、撤离、控制进出口通路等。这些措施对来自烟云中放射性核素的外照射,由烟云中放射性核素所致的体内污染均有防护效果。呼吸道防护,使用口罩或毛巾捂住鼻子,可防止或减少吸入烟云中放射性核素所致的体内污染。服用稳定性碘可防止或减少烟云中放射性碘进入人体内后在甲状腺内的沉积。依据照射途径的不同,可采用不同的方法减少放射性物质进入体内的量。为防止放射性微尘的吸入,首先应避免使近地面空气再度污染,如人员步行、车辆行驶或土工作业时,均应尽量减少扬尘。确实难以避免时则可采取加大车距、改变通过路线等方法避开多尘的地点,适当浇湿地面也可减少扬尘。车辆和房屋本身均有不同程度的密闭性能,可大大减少车内或房内空气污染程度。

在事件中期,已有相当大量的放射性物质沉积于地面,有时放射性物质还可能继续会大气释放。此时,对个人而言除了可考虑中止呼吸道防护外,其他的防护措施可继续采取。为避免长时间停留而受到过高的累计剂量,主管部门可有控制和有计划地将人群由污染区向外搬迁。此外,还应考虑限制当地生产或储存的食品和饮用水的销售和消费。控制食品和饮用水带来的风险要比避迁小得多。根据这个时期人员照射途径的特点,可采取的防护措施还有:在畜牧业中使用储存饲料,对人员体表去污,对伤病员救治等。

在事故晚期做出防护措施决定所面临的问题是:在早期、中期阶段已采取防护措施的地区是否和何时可以恢复社会正常生活;是否需要进一步采取防护措施。做出允许恢复正常生活秩序的决定,其影响是多方面的,如受影响地区进行活动的特点、避迁人群的大小、季节和时令、除污染工作的难易程度,以及人们对返回家园的态度。是否继续采用某项措施,或者是否进一步采取其他防护行动,均须由主管部门进行评估和代价利益的分析。

25万一出现核事故,哪些机构负责?

我国核事故应急组织体系分为国家核应急组织、省(自治区、直辖市)核应急组织和核设施营运单位核应急组织三级。国家核应急协调委负责组织协调全国核事故应急准备和应急处置工作。日常工作由国家核事故应急办公室(以下简称国家核应急办)承担。必要时,成立国家核应急指挥部,统一领导、组织、协调全国的核事故应对工作。省级人民政府根据有关规定需要成立省(自治区、直辖市)核应急委员会(以下简称省应急委),由有关职能部门,相关市县、核设施营运单位的负责人组织,负责本行政区域核事故应急准备与应急处置工作,统一指挥本行政区域核事故场外应急响应行动。核设施营运单位核应急指挥部负责组织场内核应急准备与应急处置工作,统一指挥本单位的核应急响应行动,配合和协助做好场外核应急准备与响应工作,及时提出进入场外应急状态和采取场外应急防护措施的建议。

依据《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国务院令第449号)第四十四条,辐射事故发生后,有关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按照辐射事故的等级,启动并组织实施相应的应急预案,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公安部门、卫生主管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做好相应的辐射事故应急工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负责辐射事故的应急响应、调查处理和定性定级工作,协助公安部门监控追缴丢失、被盗的放射源;公安部门负责丢失、被盗放射源的立案侦查和追缴;卫生主管部门负责辐射事故的医疗应急。

26严重核事故发生后,公众如何自我保护?

一旦发生核事故,公众首先应避免紧张恐慌情绪,及时收听广播或收看电视,尽可能随时获取政府部门有关的决定和通知,了解核事故的处理进程,切不可轻信谣言和小道消息。

其次是在有可能发生放射性污染的情况下,尽量停留在室内进行隐蔽,同时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例如关好门窗和通风设备,注意接收当地政府发布的信息,配合政府准备随时有序的撤离。

根据核事故的严重程度,我们将核事故应急状态分为4级,即应急待命、厂房应急、场区应急和场外应急(场指核电厂区域)。启动场外应急时说明事故中的辐射后果有超出场区范围的可能性。当核设施发生事故导致场外应急时,设施释放的放射性物质在大气中形成烟羽。根据释放量和当时的气象条件作出评估后,地区核事故应急机构根据评估及时发出警报,公众遵照指挥躲在屋内关好门窗或场外疏散远离事故场所,躲开放射性烟羽,保护自己免受或少受放射性危害。

27在核电厂工作,职工的寿命会受影响吗?

答:核电厂在设计、建造及运行阶段均考虑了正常运行状态下场区的辐射水平应控制在国家规定限值以下,对人体健康不会有影响。依据有关法规、标准和安全运行的要求,对有可能接触到放射性工作人员,核电厂还采取了特殊的保护措施,比如要求定期开展辐射防护培训持证上岗,为员工配备防辐射工具,对个人剂量实施监测并设立监测档案,为员工实施职业健康管理等措施,并从建立制度、日常管理、定期监控等几个层面确保这些措施的有效落实,以有效保证放射性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

现行的国标规定:放射工作人员在任何一年的剂量限值为20毫希沃特。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关注的核电站工作人员每年接受到的辐射剂量情况究竟如何呢?取一些核电厂职工2013年人均有效剂量的监测数据:秦山核电厂人均为0.281毫希沃特;大亚湾核电厂人均为0.549毫希沃特;秦山二期人均为0.385毫希沃特;田湾核电厂人均为0.177毫希沃特。

可见,我国核电厂职工年人均有效剂量均远远低于辐射安全规定限值,职工的健康是有保障的。

28、核电厂会不会影响周围居民的健康?

答:核电站对周围居民的健康与周边环境可能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放射性物质的排放。放射性物质的排放是评价核电站安全性重要内容之一。我国制定了放射性防护规定了排放限值,并且接受各级环保部门的严格监督,这保证了核电站只有极少量的符合排放标准所要求的放射性物质排入环境,不会对环境造成危害。

在核电站周围建立核电与地方两套辐射监测系统,实时监测周围环境的辐射水平,及时向公众发布核电站周围环境监测结果。以安全稳定运行了30年的秦山核电基地为例,秦山地区历年环境监测结果表明,环境辐射剂量率仍处于本底涨落范围内,排放的放射性物质对周围公众造成的最大个人年有效剂量当量仅占国家限值的0.2%,三废排放量远远低于国家标准,核电站运行以来对周围辐射环境未产生可察觉影响。目前,海盐是全省空气质量最好的县级城市之一。海盐人均期望寿命已经达到80岁,超过浙江省平均水平。嘉兴市卫生部门从1991年至2001年,用10年时间跟踪监测新出生婴儿,监测数据表明,海盐县婴儿平均出生畸形率低于嘉兴市全市同期水平。

总而言之,从放射性废物排放水平、外围环境介质分析中放射性水平、当地公众的额外计量和当地公众死亡原因调查等多方面分析,应该说核电站在正常的运行工况下所产生的辐射剂量对人们并不构成任何危险。

29、核电厂买了保险吗?

我国不管是在建设期还是运营期的核电厂,都必须购买保险。核电站保险是一种政策性很强的保险,由国家强制要求购买,万一发生核事故,且保险赔款不足时,还可以根据法律的有关规定获得政府的财政补贴,以保证公众的利益。

具体来说:

我们说的核电保险主要指核电站责任保险和财产保险。责任险主要用于赔偿发生事故之后,对公众造成的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而财产保险则是赔偿发生事故发生之后核电厂本身的财产损失。

如果再从承保的风险类型来划分的话,还可以从是否与核相关来划分为核保险和常规保险。常规保险与其他发电厂,例如煤电厂、水电厂、风电厂等,风险是类似的,与核无关的。

日常大家最关注的应该是核风险相关的保险,具体的来说,包括了因为核燃料的特殊性可能产生的电离辐射,以及核燃料本身的放射性引起的相关的核损害。其实从现在的核电技术来说,这样的风险是非常低的。

所以,核电厂不仅一直在技术上严格要求来提升安全性,也通过保险这种手段提供着更高的保障。现在中国还有核保险共同体,由25家保险公司组成,可以集中中国境内的全部可供的核保险承保能力为核电厂提供保险保障,并且在国外购买再保险。

30.世界核电的发展现状如何?

    截至2014630日,全球在运核电机组435台,总装机容量3.73亿千瓦;在建机组72台,总装机容量6837万千瓦。在建、在役机组按堆型分布见图1和图2。在役反应堆中,压水堆、沸水堆和重水堆是三种主要堆型,分别占总数的63.0%18.6%11.0%。在建反应堆大部分为压水堆,占到83.3%。全球已具有核发电能力的国家中,美国、法国、日本、俄罗斯和韩国的在运反应堆数量为世界前五位,共占全球总数的60.2%。中国2014年运行核电机组22,列第六位。全球在役、在建核电机组装机容量与台数按国家统计情况见图3和图4

    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对世界核电站厂址按滨海、滨河、滨湖划分为三大类。我们按照习惯,将国际上称为滨河和滨湖厂址的核电站通称为内陆核电站。截至2013年底全球在运442台核电机组中,内陆核电机组总共有220台。世界上内陆核电站占投运核电机组总数的50%,其中美国为63%、法国69%、加拿大86%、德国82%、俄罗斯58%、乌克兰100%

 

1全球在运核电机组(台)图2全球在建核电机组(台)

 

3各国在运核电机组装机容量与台数

 

注:1.图中未包括中国台湾6台,总装机容量503万千瓦

2.数据来自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

4各国在建核电机组装机容量与台数

注:图中未包括中国台湾地区2台,总装机容量260万千瓦

    根据IAEA统计数据,2013年全球核能发电量总计23589亿千瓦时,比2012年增加129亿千瓦时。2013年核电国家中核能发电比例占10%以上的有20个,包括美、法等发达国家,其中法国核电比例最高,为73.3%,美国为19.4%,俄罗斯为17.5%,英国为18.3%,韩国为27.6%(图5)。

5  2013年主要核电国家核能发电比例

注:数据来自IAEA

    自日本福岛核事故发生以来,各国不断采取措施,对现有反应堆开展安全检查与评估,组织经验反馈与交流,不断改进优化核电技术,进一步提升了核电安全性。当前全球核电建设已经开始复苏,在福岛核事故后全球已经有22台核电机组相继开工(含2014年阿根廷1台小型堆)。图62004—2013年全球每年新开工核电机组变化情况。

6  2004—2013年全球每年新开工核电机组情况

 

31.我国发展核电的技术路线是什么?

    所谓技术路线是指发展核电过程中采取的技术类型和获得技术的道路。核电技术大类分为核聚变技术和核裂变技术,核聚变技术的商业化尚为遥远,暂不讨论[1]

    核电发展先行国的技术路线都是在自主研发的过程中自然形成的,国际上所说的技术路线,指的都是堆型,如美国的压水堆和沸水堆,俄罗斯的压水堆和石墨水冷堆,英国、法国的气冷堆、加拿大的重水堆等,一般在同一堆型内,包容多个不同机型。少堆型,多机型,是普遍情况,以堆型代表的技术影响核电产业及核燃料、设备制造、材料等配套工业的布局和发展。

    我国核电发展技术路线是在1983年召开的回龙观会议上讨论确定的。当时由国家科委牵头召开了核电技术政策论证会,与会40多个单位约150名专家,议定了《核能发展技术政策要点》,首次阐明了我国核电以压水堆型为主的核电发展方向[2]。回龙观会议确定的核电发展技术路线得到了贯彻,在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2007年版及2012年版),提出坚持发展百万千瓦级先进压水堆核电技术路线,按照热中子反应堆快中子反应堆控核聚变堆“三步走”的步骤开展工作。同时确定了中国核电燃料选择闭合循环技术路线。我国目前商运核电机组22台,在建核电机组26台,除秦山三期两台重水堆及石岛湾一台高温气冷堆外,其它核电机组均为压水堆。

32.我国发展核电的方针和规划是什么?

我国坚持安全第一、质量第一的核电发展方针,在确保核电安全的基础上实现高效、统筹、协调、可持续发展。

    在核电的发展过程中,坚持以我为主,中外合作,军民结合的方针,通过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实现核电站工程设计、设备制造和工程建设与运营管理推动技术发展和产业的自主化,形成批量建设中国自主品牌大型先进压水堆核电站的综合能力。同时,充分利用两个市场,积极推进核电“走出去”战略,打造核电强国,带动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

    20121024日,国务院讨论通过了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2011-2020年),规划明确到2020年,核电发展目标为在运装机5800万千瓦,在建装机3000万千瓦。另外,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能源的需求及能源结构特点,部分专家预计到2030年,我国核电装机将达到一亿千瓦装机以上,到2050年,核电装机达到2-3亿千瓦。

33.我国在建核电机组情况如何?

截至201412月底,我国在建核电机组26台,总装机容量2845万千瓦,其机型、容量及开工日期见下表。目前我国在建的大部分机型属于二代改进型机组,相对于目前国际上广泛运行的二代核电机组,实施了一批改进项,主要包括采用数字化控制和保护系统、采用安全壳内的非能动氢复合器、采用稳压器安全阀的卸压功能延伸等,安全水平得到了提升。目前二代改进型机组设备国产化率已经达到80%,相应的核电项目总体建设顺利,进度可控。除了二代改进型机组外,有8台第三代核电机组,分别是4AP1000机组、2EPR机组、2VVER机组。

核电厂名称

机组号

堆型

容量万千瓦

开工时间

红沿河

核电厂

3

4

压水堆

CPR1000

 

2×108

20093

20098

宁德

核电厂

3

4

压水堆

CPR1000

2×108

20101

20109

福清

核电厂

2

3

4

压水堆

M310改进

3×108

20096

201012

201211

阳江

核电厂

2

3

4

5

6

压水堆

CPR1000

5×108

20096

201011

201211

20139

201312

秦山核电厂扩建(方家山)

 

2

压水堆

M310改进

1×108

20097

三门

核电厂

1

2

压水堆

AP1000

2×125

20093

200912

海阳

核电厂

1

2

压水堆

AP1000

2×125

20099

20106

台山

核电厂

1

2

压水堆

EPR

2×175

200911

20104

海南昌江

核电厂

1

2

压水堆

CNP600

2×65

20104

201011

防城港

核电厂

1

2

压水堆

CPR1000

2×108

20107

201012

石岛湾

核电厂

1

高温气

冷堆

1×21

201212

田湾

核电厂

3

4

压水堆

VVER

2×112

201212

20139

合计

26

 

2845

 

 

34.我国在运核电机组情况如何?

截至2014年底,我国在运机组22台,总装机容量2010万千瓦。在运机组主要分布在浙江秦山、广东大亚湾、江苏田湾、辽宁红沿河、福建宁德等核电基地。我国在运机组吸取了国际先进经验,技术装备水平普遍优于同期国外同类机组,具有明显后发优势。现有核电厂满足现行核安全法规和国际原子能机构对运行核电厂标准的要求,风险受控,安全有保;新建核电机组按核安全法规对新建核电机组的要求建设。核电发展30多年来,未发生2级及以上运行事件(事故)。安全运行指标不断提高,主要运行参数高于世界平均值,部分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核电厂工作人员照射剂量、放射性物质年排放低于国家规定限值,核电厂周围环境辐射水平保持在天然本底范围内,没有对公众造成不良影响。福岛核事故后,我国政府采取有效应对措施并通过了《核安全与放射性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及2020年远景目标》、《核电安全规划(2011-2020年)》,目前规划中部署在运核电机组安全改造等重点任务正在按计划有序落实[3]

随着化石燃料价格不断上升及我国核电机组造价逐步下降,核电经济性日益凸显。秦山、大亚湾、阳江、宁德、田湾核电基地运行机组上网电价已经低于当地脱硫燃煤机组标杆上网电价。随着秦山二期、宁德、红沿河等核电项目的并网发电,核电为保障电力供应和保护生态环境做出了更大贡献,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35.我国核电的发展前景怎么样?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预计到2050年,电力需求将达到119474亿千瓦时[4],而2014年全社会用电量为55233亿千瓦时,未来三十余年间电力需求将翻番。从可再生能源开发潜力及考虑节能减排对化石能源的约束等方面进行研究表明,至2050年,预计核电装机将达到2-3亿千瓦,核电装机容量占总装机容量16%,核发电量占总发电量的比重为20%,因此核电有较大发展空间。从核电布局上看,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发展,与沿海地区相比,内陆在环境保护、煤炭运输和电网结构等方面的矛盾更加突出,我国核电建设的布局将由沿海向内陆延伸。从堆型的角度看,未来压水堆仍然是主力堆型,到2030年前后,快堆将会视配套产业发展及建设成本、运行成本的市场竞争情况开始进入商运阶段。核电安全水平将进一步提高,将实现从设计上实际消除放射性物质大规模释放的可能。核电规模化发展将促进我国核电产业升级,自主创新能力逐步提升,装备制造迈向更高水平。随着先进核能系统(可以对长寿命放射性物质实现分离、嬗变)及长寿命放射性物质处置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乏燃料及放射性废物的处理处置可以得到解决。核电信息透明、管理更加规范将成为常态化。

 

36.我国核电厂址的储备是否能满足今后核电发展的需要?

经过多年的选址工作,我国核电厂厂址积累已经取得了显著成绩,初步勘查选择的核电厂址容量可以支撑未来4亿千瓦的装机规模。从核电布局看,核电厂址资源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沿海和中部内陆地区,主要包括吉林、辽宁、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安徽、河南、湖北、湖南、江西、四川、重庆、福建、广东、广西、甘肃、黑龙江、云南和海南等省份。

 

37.如何保障核电发展的所需的核燃料资源?

按照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勘查,已经查明的铀资源证明我国是世界上有资源比较丰富的国家之一,通过铀矿地质专家估算,我国铀资源总量约为170万吨。新一轮的预测,我国有资源总量可能超过200万吨。一台百万千瓦核电机组全寿命(60年)运行大约需要天然铀1万吨,这意味着国内铀资源量可以满足200台百万千瓦核电机组全寿期的需求。而世界范围内,据国际权威报告铀资源红皮书指出,全球铀资源开采成本小于260美元/千克的天然铀储量为764万吨[5],待查明的铀资源约1000万吨,非常规铀资源2200万吨。在全球经济多元、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的今天,能源流、资源流已冲破国界的限制,在全球范围内流动。美、法、日、韩等核电发达国家均将铀资源的保障着眼于全球。我国已经建立了国内开采、海外开发及国际贸易三渠道并举的铀资源保障体系,因此,通过对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开发,铀资源不会成为核电发展的瓶颈。

此外,近年来,海水提铀技术取得了一定突破,如果未来几十年内实现商业化,那么铀资源将满足人类上千年的需求(海水中铀资源量约为40-50亿吨)。同时,铀资源是在人类地质勘查的基础上,技术和经济条件允许下可采范畴的总量。随着我国铀资源开发技术的提升,可采铀资源将不断增加。而且,世界二次铀资源(库存、高浓度铀转化、贫油浓缩、乏燃料后处理等)已成为铀供应的有力补充。

 

38.我们国家核电装备制造能力如何?

当前我国基本具备三代核电机组主设备的加工制造能力,一重、二重、上海电气、东方电气、哈电集团等装备制造企业具备年产10台套以上的核电机组能力[6],当前核电装备制造规模为世界第一。“十二五”期间,我国核电设备的质量和成品率不断提高,2015年前基本形成三代核电设备成套供应能力。

 

39.核能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作用是什么?

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换代,能源需求不断增长,今后一段时期,能源消费弹性系数难以大幅降低。展望我国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实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50年达到世界中等发达国家的需求,需要有安全、充足、可靠的能源供应。在相当长时间内,能源、电力需求将保持较快增长,能源资源开发和能源电力生产任务十分艰巨[7]

当前,我国石油、天然气对外依存度逐年增大,据中国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发布《2013年国内外油气行业发展报告》称,2013年,中国石油和天然气的对外依存度高达58.1%31.6%,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三大天然气消费国,同时报告估计,到2030年,中国石油进口量将达到75%。较高的对外依存度以及变幻莫测的国际形势,大大增加了我国石油进口的风险,进而影响我国的能源安全和国家安全。尽管对我国建立石油储备体系,但是,由于石油储备成本较高,按照目前国家统计局2014年公布的信息显示,我国目前储备一期工程9100万桶计算,相当于占用资金高达91亿美元(以100美元/桶价格计算),而这样的储备量只能满足我国9天的石油消费需求。

我国目前一次能源供应中,煤炭占比约70%,并且,我国煤炭生产基地在华北山西、陕西和内蒙古西部,远离煤炭消费中心的东部沿海,形成了强大的煤炭流,运量大,运距长。历年煤炭运量占铁路使用量的40%以上,沿海和长江中下游水运量中煤炭占三分之一。这给运输带来巨大压力,也给煤炭价格带来上涨压力。此外,西部水电开发的西电东送,给建设高山峻岭的高压输电走廊带来难题。

通过以上分析,核电的建设对于保障我国能源安全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提高了能源供给能力,改善了能源结构;第二,通过在电力负荷中心建立核电站,可以大大减少煤炭运输,缓解运输压力,减少运输过程能源消费(测算表明,如果2050年建成4亿千瓦核电装机,相当于释放了4条大秦铁路的运力);第三,降低能源对外依存度,提高我国能源抗风险能力。

40.中国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电技术吗?

有,而且有很多项。所谓自主知识产权,是指在一国疆域范围内由本国公民、企业法人或非法人机构作为知识产权权利主体,对其自主研制、开发、生产的知识产品(如计算机软硬件、网络信息产品等),及获得许可购买他国或他人专利、专有技术、商标、软件等所享有的一种专有权利,且需要通过国家有关机构的权利认定。从广义上讲,自己通过支付费用等形式买断他人专利等知识产权,对其购得的智力成果享有自由支配和处分的权利,而不受原权利人的干涉,由此而生产的新产品,也可以称之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

华龙一号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机型最值得骄傲的是中国拥有完整的自主知识产权。目前华龙一号已经获得743件专利和104项软件著作权,范围覆盖了设计技术、专用设计软件、燃料技术、运行维护技术等领域,满足了中国核电走出去的战略要求。

高温气冷堆核电站和低温供热堆也是拥有多项专利和软件著作权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技术。

CAP1400是在引进、消化、吸收AP1000的基础上,通过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研发再创新开发出来的大型先进压水堆核电机组,知识产权归我国,根据AP1000引进合同约定,可以对外出口。

41.核能来自哪里?为什么有如此大的能量?

我们知道:世界上一切物质都是由原子构成的,而原子是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电子组成的。原子核包括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由于质子和中子的质量比电子大得多,所以原子核几乎占有原子内的全部质量。但有趣的是,原子核在整个原子的体积重仅仅占有非常小的一部分。如果把整个原子比作一个标准篮球场的话,原子核就只有一粒芝麻的大小。

这个小小的原子核所蕴含的能量却大得惊人。第一个发现原子核蕴藏着如此巨大能量的人是20世纪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他提出了著名的质能方程 E= m·C2(E是物质具有的能量,m是原子核裂变后或聚变后损失的质量,C是真空中的光速)。这个方程式可以用来描述物质的质量和能量之间的转换关系。按照质能方程,所有物质自身,包括我们每个人,都蕴含着巨大的能量。量级远远超过常见的动能、化学能的范畴。但是这些能量并不能被利用。只有一种例外,就是质量亏损,亏损的质量转变为能量释放出来。核能就是利用这个例外来产生能量的。虽然一次核反应亏损的质量极小,但是按照质能方程推算,1千克铀全部发生裂变释放出的能力约合2500吨优质煤完全燃烧时所放出的能量。将这部分能量运用于发电,将为人类解决能源危机起到非常可观的效果!

 

42.什么是核反应堆?分哪些类型?

核反应堆是产生可控核裂变、释放出巨大核能的装置,是核电厂的“锅炉”。在核电厂中,核反应堆产生的热量经过热交换、驱动汽轮机和发电机运动转化为电力。

核反应堆按照中子能量不同,燃料不同、慢化剂和冷却剂不同,分为多种类型。按燃料循环分为铀-钚循环和钍-铀循环。按发生反应的中子能量分为热中子反应堆和快中子反应堆。冷却剂分别为轻水和重水。慢化剂分别为石墨、轻水和重水。快中子反应堆采用铀235或钚239做燃料,液态钠做冷却剂,没有慢化剂。

现在比较主流的反应堆技术是热中子轻水堆,轻水做慢化剂和冷却剂。其中又分为压水堆和沸水堆。中国采用的压水堆技术路线,顾名思义,压水堆中堆芯所在的压力容器高压达150个大气压以上,保证工作水温达到350摄氏度。

核反应堆技术路线谱系如下图所示:

 

 43.核电厂的电是怎么发出来的?

通俗地理解,核电厂与火电厂的主要区别就是锅炉不一样,火电厂的锅炉是烧煤的锅炉,核电厂的“锅炉”是核反应堆,或者说是“核锅炉”。在核电厂中,专业的术语叫“核岛”,指的是安全壳及其内部全部的设备或系统。核岛中的核心是堆芯,主要由燃料组件及控制棒驱动系统组成,核裂变反应发出的热量被堆芯中的水所吸收,通过一回路流经蒸汽发生器,将热量交换给二回路中的水,转化为蒸汽驱动汽轮机运转,并带动发电机发电。二回路以及后面的流程与火电厂是一样的。为了安全起见,堆芯放置在钢制压力容器中,压力容器、一回路管道、主泵、以及蒸汽发生器都放置在安全壳中,安全壳由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构成,先进设计还在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安全壳内增加一层钢制安全壳。可以承受商用飞机的高速撞击。

44.核电厂会不会像原子弹那样发生爆炸?

不必担心,根本没有这种可能性!

尽管核能发电与原子弹爆炸的基本原理都是利用核裂变链式反应,而且核电厂燃料中的有效成分是铀-235,-235同样也是原子弹的原料。但是两者目的不同,设计不同,结果也就大相径庭。具体原因如下:

1)    以国内主流的压水堆核电厂为例:首先,所用的铀-235的浓缩度不同。核电厂燃料中铀-235的浓缩度一般不超过5%,而原子弹核装料中的铀-235含量高达90%以上。

2)    工作机理不同。原子弹爆炸有非常严格的条件,它必须用高浓缩度的铀-235或钚-239作核装料,以一套精密复杂的系统引爆高能烈性炸药,利用其爆炸力在瞬间将易裂变物质压紧,压缩提高其密度,形成不可控的链式裂变反应,瞬间产生大量能量,发生核爆炸。这种条件,在核电厂是不可能达到的。核电厂燃料是分散布置在反应堆内的,且有控制核反应的控制棒随时工作。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能像原子弹那样发生核爆炸。

3)    即使不发生爆炸,有放射性物质泄露也是不允许的。核电厂对核燃料和放射性废物采用多重屏障与纵深防御措施。先进的压水堆核电厂将发生放射性大规模释放的事故风险概率降低到10-6-10-7/堆年以下。高温气冷堆核电厂将这个数值降低到零。核电工业历史上,每出一次事故,安全防护水平就提高一次,可以说目前的核电厂安全水平已经比40年前建设的核电厂提高很多了。

 

45.国外如何评价我国核电运行安全情况和总体水平?

一直以来,中国政府始终坚持“安全第一、质量第一”的原则,坚持开放和透明,有效应对核电在加快发展过程中的各种挑战,积极推进中国核电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世界核电营运者协会(WANO)等机构多次对中国核电发展及监管状况进行同行评估,对我国核电发展和监管方面的成就进行了肯定。

2010年,WANO的统计结果显示,大亚湾基地36项指标中有22项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其他14项为良好水平;其他核电厂的指标也总体较好。20107月,IAEA组织了20多位来自多个核发达国家的专家,对中国的核与辐射安全监管体系进行了系统评估(IRRS),IAEA副总干事长参加了这次评估。通过评估,代表团充分肯定了中国的核与辐射安全监管工作所取得的成就,对中国监管体系保障中国核能健康发展充满了信心。并且认为,中国在核电发展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核安全监管经验,这对亚洲乃至世界新兴核电发展国家加强核安全监管能力建设都将有着非常重要的借鉴作用。在肯定成绩的同时,评估团也依据持续改进的原则,提出了完善中国核与辐射安全监管体系的建议,包括加强立法、完善监管机构建设、加强资源保障、加强能力建设等。总之,国际上对中国核电的安全是持肯定态度的。同时,中国政府也重视在核安全领域的国际合作交流,通过各种途径不断提高我国核电站机组的运行安全水平。(注:最权威的国外评价来自由原子能机构组织的国际同行评议,每6年举行一次,最近一次是即是2010年组织的。)

46. 沿海修建核电厂,海水会被污染吗?

首先,滨海的发电厂,不管是核电厂还是火电厂,都会产生温排水。其次,核电厂的温排水必须符合国家对水体质量的要求,即对人体和周边海洋环境没有不可接受的影响。再次、核电厂正常运行的液态放射性流出物必须满足规定限值。

国家核安全局对核电厂的放射性流出物排放做出了严格的限制,经过接近20年的监测数据表明,核电厂运行期间内流出物排放数据都是低于国家标准要求的,总体处于本底范围内;核电厂设计中考虑了可能出现的事故工况及其排放量,设计采取充分的工程措施,如流出物容纳池等,以确保即使是事故工况下放射性废水不向环境释放,避免对公众造成不可接受的影响。

 

47.核电厂烟囱里冒出的白烟是什么?

运行核电厂烟囱的主要用途是排风排气,有时会冒出白烟。白烟为水蒸气,因热交换产生。压水反应堆主要分为两个回路:一回路(或称“核岛”)连接反应容器与蒸汽发生器,二回路(或称“常规岛”)连接蒸汽发生器和汽轮机。蒸汽产生的过程:(1)一回路的冷却水流过反应容器时,吸收核反应的热量,温度升高;流过蒸汽发生器时,将热量传给二回路的水,同时温度降低,流回反应容器重新吸热。(2)二回路的水流经蒸汽发生器时,吸收了一回路冷却水的热量而变成水蒸气,然后进入汽轮机,推动汽轮机旋转,汽轮机通过一根轴带动发电机转子旋转发电;水蒸气在汽轮机内做功后,又变成液态水,流回蒸汽发生器重新吸热。蒸汽发生器里两个回路的水是始终隔开的,以保证二回路不带放射性。在机组启动和停机时,有时候要释放部分二回路里的蒸汽,所以排放的白烟为水蒸气,没有放射性。

对于排放的各房间通风的气体而言,含有少量的放射性,经过过滤和监测在规定限制以内,且过滤器会定期更换,并另外处理,对环境和公众均无影响。

 

48.辐射剂量可以自测吗?

个人式的辐射监测设备种类很多,最常见的为黄色手提式辐射探测器,也有小到可放入口袋的袖珍型辐射测量计,而在购物网站上的价格也从数十元到上千元不等,其主要功能在于检测民众周围环境辐射量,以助判定是否超过正常值。尤其在日本福岛核事故后,平日无人问津的辐射检测仪搭上了“核辐射”的顺风车,在购物网站上引发询问热潮。但市面上的各种辐射测试仪器良莠不齐,不同厂家生产的设备,性能差别很大,且辐射受环境影响因素很大,即使误差较大也难以识别,测出来的数据并没有说服力;更有商家将电磁辐射检测仪也称是“核辐射好帮手”,事实上电磁辐射是由空间共同移送的电能量和磁能量所组成,与核辐射无关。因此,如果真有这方面需要,建议市民应邀请具有资质的专业机构去测试。

专业机构检测个人所受核辐射剂量大小的设备主要是按所受的内外照射来区分。对外照射剂量的测量,可佩带个人剂量计,包括热释光计、胶片及带报警装置的各种个人剂量计。它们既可测量剂量率,也可测定所接受的累积剂量;其中,热释光片和胶片需要送实验室用相关仪器测量,而直读式个人剂量计在现场就可以直接读数;体表及衣服上放射性污染的测量要采用各种体表污染监测仪;体内污染的测量,可以通过尿、血中的放射性含量的分析,再通过模式计算确定内照射剂量;还可直接通过全身计数器来测定体内放射性核素的分布。采用常规的外周染色体及微核测定方法等生物剂量的测量方法,可以推算出人体的受照剂量。

 49.核电厂对核辐射是如何监测的?

我国辐射环境监测包括自动连续监测和人工监测。在30多个重点城市和边境地区建设了辐射环境自动连续监测站,实现了空气吸收剂量率、气象参数的连续自动测量,并能进行气溶胶、气碘和干湿沉降灰的自动采样等。人工监测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布设了300多个空气吸收剂量率监测点、100多个水体断面及土壤采样点,进行定期的日常监测。除此之外,还在重点监管的核与辐射设施周围设置了监测站点,一旦出现异常,能及早对核辐射环境进行预警。像浙江省辐射环境监测站就拥有以秦山核电基地的第一、第二和第三核电厂为整体监测对象的外围辐射环境监督性监测系统,由9个全自动辐射监测点、前沿监测站和杭州数据中心三大部分组成。

各核电厂也都拥有各自独立的连续辐射环境监测系统。例如:秦山核电基地具有一套独立于浙江省辐射环境监测站以外的24小时连续辐射环境监测系统。在烟羽应急计划区各方向角设置了13个固定监测点,并具备可移动式监测系统,实现并加强了在各种环境条件下的辐射环境监测能力。

目前,国内各运行核电厂运行生产情况和周围环境监测主要数据均向社会和公众公布,接受来自于社会和公众的监督,确保严格落实国家环境保护规定。

 

50.核电厂如何向社会公开信息?

充分的信息公开是增强公众对核安全的信心,保障社会稳定的重要环节,公开透明是核安全监管的基本原则。国务院和各相关部门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制定有《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环境保护部(国家核安全局)核与辐射安全监管信息公开方案(试行)》和《环境保护部信息公开指南》等规定,并下发了《关于加强核电厂核与辐射安全信息公开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等。环境保护部通过政府网站、行政服务大厅和其他相关媒体三种形式主动公开信息,同时也受理依申请公开。

各核电厂根据《通知》要求,承担向公众公开核与辐射信息的义务,制定核电厂核与辐射安全信息公开方案,明确信息公开的组织体系及其职责分工;公布信息公开方式及索取方式;建立交流沟通机制;每年需举办核与辐射安全信息公开新闻发布会。公开内容主要包括核电厂核与辐射安全和环境保护守法承诺及机构设置,项目建设、运行状况,运行性能指标、周围环境辐射监测数据以及核电厂发生的运行事件等,并于每年215日前,向国家核安全局提交本公司上年度核与辐射安全信息公开工作总结和本年度工作计划,明确公司信息公开职能部门负责人、联系人及其联系方式。

 

《百问核电》由中国电力发展促进会核能分会供稿,如有信息反馈可联系liuyouqing@chinapower.com.cn

[1]十三五中长期核电安全高效发展问题研究

[2]汤紫德.核电在中国[M]73-74

[3]“十三五”及中长期核电安全高效发展问题研究

[4]中国能源中长期(20302050)发展战略研究[M].科学出版社

[5] Uranium 2014 Resources, Production and Demand[M]

[6]我国核电发展战略研究(2013-2050年)

[7]中国能源中长期(20302050)发展战略研究[M].科学出版社

010090050000000000000000011100001343304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