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正文
摆脱“孤网”走向“智能”──安徽安庆改革开放40年电网发展掠影
发布时间:2018-11-12 来源:中国电力报

    安庆,位于安徽省的最南端,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曾引领安徽省会178年。

    历经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安庆电网从一个内虚外弱的“孤网”,逐步走向“智能”,与高速发展的华东大电网融为一个整体。

    “孤网”困局难倒一方

    安庆也是安徽电力的发源地,有电的历史已有百余年。但随着省会迁往合肥,安庆的工业却在发展的浪潮中衰落了。

    直到1978年,安庆电网仅有110千伏肖坑、桐城、潜山3座变电站,一条长达274千米输电线路,一条长达150千米的输电线路。输电线路过长,中间环节多,穿越容量受系统稳定限制,很容易导致输入容量不足。

    人口和地域都占全省十分之一的安庆,仍有60%的农村人口未能通上电,出现了“工业等电、农业盼电、农民要电”的尴尬局面,电力发展陷入了从地方小网到   只进不出的供电“孤网”的怪圈。电网内虚外弱,电力严重短缺,从芜湖到池州的任何一处主电线路出现故障,安庆电网的咽喉要道就被卡住。为了保证百姓过上一个亮堂的除夕之夜,安庆市分管市长每年都要带队到合肥、六安、池州等地求援。

    面对电力短缺对社会、经济造成的巨大制约,国网安徽省电力调度中心负责人多次在不同场合呼吁:“要以救火的姿态,解决安庆电网的薄弱问题!”

    电网建设快速发展

    1984年11月25日,在省、市等供电部门的多方努力下,安庆首座220千伏变电站———安庆变,在锣鼓喧天声中动工新建,3年后正式投入运行。同时开建的安庆电网首条220千伏合(肥)庐(江)安(庆)输电线路投运,从此,改写了安庆电网无220千伏输变电工程的历史。原安庆供电公司党委书记章贯文,谈起那段难忘的历史仍记忆犹新,“让安庆人引以为豪的220千伏合(肥)庐(江)安(庆)线投运,一举改变了安庆  电网‘自古华山一条道’的凶险境地,对安庆电网的结构调整具有跨时代的意义。”1989年,安徽省经贸委主持召开了安庆电网规划会议,确定了扩建220千伏安庆变电站的决定,新增1台12万千伏安主变压器,新建第2条220千伏合(肥)庐(江)安(庆)输电线路。在随后的10多年时间里,安庆电网先后建成投运2座220千伏输变电工程站,初步形成了以220千伏为骨干,110千伏为辅助的供电网络。

    安庆供电公司历时多年,先后投入资金数亿元,对老城区人民路、孝肃路、集贤路等12条主干道的架空导线,改造成地下电缆供电,电缆入地总长度达150千米,走在了安徽省的前列。

    融入大网智能领航

    迈入新千年,“十五”开局,安庆供电公司紧紧抓住地方经济调整的有利时机,把打造坚强的区域电网,摆在了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全力拓展全市电网建设,先后建成投运了2座220千伏变电站,6座110千伏变电站,变电容量达到了230.8万千伏安。其中220千伏会宫变电站仅用10个月  时间建成投运,并获得安徽省“黄山杯”优质工程奖和 “国家电网公司优质工程”称号。

    2005年,安庆供电公司全年购电量达33.29亿千瓦时,与2000年同期相比,增长了17.87亿千瓦时,实现了五年翻一番的目标,有力地支持了安庆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

    进入“十一五”之后,安庆供电公司多方出击,积极争取国家重点输变电项目在安庆落点,以此提高“大电网”对地方“小电网”的覆盖力度。2009年10月28日,安庆电网首座500千伏变电站桐城文都变在简朴的仪式中开建,时隔半年,第2座500千伏变电站双岭变,采用全寿命周期管理模式的新型智能化变电站,正式破土动工。2010年5月28日和9月18日,2座变电站相继投入运行。自此,安庆电网告别了无超高压输变电的历史,迅速从滨江之城直接融入华东大电网之中。

    改革开放已经40年,安庆电网以2座500千伏智能变电站为龙头,13座220千伏智能变电站为骨架,39座110千伏智能变电站为副翼的输变电网络,极大地满足了安庆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用电需要。(胡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