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正文
坚守初心精耕“能源沃土”——记国家能源局定点帮扶通渭县挂职干部孙元辛
发布时间:2019-09-18 来源:国家能源局

  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是国家级深度贫困县,也是国家能源局定点扶贫县。从2013年至2018年底,该县贫困发生率由33.6%下降至12.3%。

  与能源“结缘”,这片古老的土地迎来了新的生机。从靠天吃饭的农业县,到发展新能源为县域领军产业,再到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的新能源全产业链体系初步构建,通渭的新能源产业扶贫模式,为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提供了一条可供借鉴的经验。

  作为国家能源局定点扶贫甘肃通渭县的第五任挂职干部,孙元辛牢记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连续三年扎根扶贫一线,在通渭县委、县政府的直接领导下,见证并推动着黄土梯田间能源扶贫的精耕细作。

  问题导向 科学谋划

  “贫瘠土地”变身“能源沃土”

  甘肃通渭地处黄土高原腹地,与其他深贫地区无异,资源条件差、发展基础弱是这里存在的普遍问题。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二分之一、甘肃省的四分之三。

  2016年10月,接到国家能源局安排挂职任务后不足10天,孙元辛便告别怀胎五月的妻子和未满3周岁的孩子,赶赴通渭。彼时,通渭县新能源产业发展刚刚起步,却面临着甘肃整体电力供大于求,风电遭遇红色预警等发展困境。

  为扭转工业发展落后的局面,孙元辛深入调研县情实际,借助专业知识挖掘贫困县潜在的资源禀赋。“这里并非一无所有,风光等新能源在资源普遍匮乏的贫困地区具有相对比较优势,同样能为当地寻找到广阔的发展空间。”三年来,如何更好开发这片“能源沃土”,是孙元辛不断思考的问题。

  孙元辛和县里的同志们一起、以创新的思维方式迎难而上,在深挖资源禀赋的基础上,进一步谋划产业发展。“脱贫工作就是一个不断面对问题再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孙元辛说。在国家能源局强有力支持下、在通渭县委、县政府直接领导下,孙元辛积极推进培育当地新能源项目,依靠产业稳定脱贫,实现稳定发展。

  而今,行走在甘肃省通渭县,黄绿相间的梯田景观因新能源产业的发展而切换了不一样的底色。通渭县已经在建包括规划建设风电总装机120万千瓦、总投资115亿元;实施户用光伏2421千瓦、集中式电站7万千瓦、村级光伏电站9万千瓦,可覆盖全县71.3%的贫困户和100%的贫困村实现增收;规划建设一期年产160套风机叶片制造厂及年产20万千瓦高效太阳能光伏组件生产线项目……以“风力发电、光伏发电、清洁供暖、地热温泉勘查开发、生物质秸秆和垃圾发电利用、光伏组件装备制造、风机叶片装备制造、城乡电网升级改造”等高新技术产业为主的新能源全产业链体系已初步构建形成。

  2018年,该县规上工业企业增加值1.12亿元,其中新能源产业增加值0.65亿元,占比58%;2019年第一季度,规上工业增加值0.31亿元,其中新能源产业增加值0.23亿元,占比74%,新能源产业对全县经济的贡献率正在逐年增大。

  精准滴灌 激发动力

  为地方发展培育产业留住人才

  定点扶贫更加精准,帮扶举措更加到位,脱贫工作才更显有的放矢。

  为激发贫困户主动参与脱贫增收的积极性,孙元辛科学谋划新能源扶贫收益分配方式,将村级光伏扶贫电站收益与乡村公益性岗位开发相结合,区分不同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制定差别化的收益分配办法。截至2018年底,通渭村级光伏电站已发放收益1103.6万元,扶持无劳动能力的老弱病残建档立卡贫困户1667户,安排完全劳动能力的公益性岗位及村级集体资金共计623.6万元。今后每年村级电站都将为贫困村和贫困户带来8700万元真金白银的收入,持续25年,旱涝保收、收入稳定,被贫困户亲切地称为“铁杆庄稼”。

  既为地方发展留住人才,又利于企业员工保持稳定,能源就业为通渭县可持续发展开具良方。积极开展本地新能源项目建设和运行维护人才培训,仅2018年,便组织全县电力安全扶贫、光伏技能指导培训214人,通过本地新能源项目建设,实现劳务用工1689名,户均年增收1万元;每年安排330名建档立卡贫困户作为村级光伏电站村级管护员,开展岗位技能培训,负责电站安全和基本运行维护;组织2019年本地能源企业加大本地就业倡议座谈会,10家企业签订计划书,计划本地劳务用工740人、招聘就业550人;在通渭县职业中专开设能源专业,协调能源装备制造和施工企业签订定向培养、实习和择优就业协议;成立本地村级光伏电站运维企业,结合本地光伏组件厂和风机叶片的建设和运营,培养本地新能源中职和高职技术人才,筑牢新能源产业自主发展的人才基础。

  “在基层扶贫一线工作,不仅是对当地的帮扶,更是对挂职干部个人的锻炼和洗礼。”扎根三年的亲历与实践,让孙元辛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有了更加深刻的感悟。他说,贫困一线是培养初心、牢记对基层群众和自己从事事业的感情的熔炉,是培养初心、谨记对工作责任履职尽责的练兵场,更是培养初心、锻炼不怕困难勇于应对各种艰难险阻的精神的大课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一个永恒课题、终身课题。牢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是每个共产党员都应坚守的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