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正文
国家管网公司揭开面纱 油气市场化改革步入深水区
发布时间:2019-12-10 来源:北京日报

  千呼万唤始出来。已酝酿多年的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国家管网公司”),终于在昨天揭开神秘面纱。上游油气资源多主体多渠道供应、中间统一管网高效集输、下游销售市场充分竞争的“X+1+X”油气市场新体系基本确立。传统上中下游一体化经营模式的打破,也意味着国内油气行业市场化改革已步入深水区。

  打造油气干线“全国一张网”

  新成立的国家管网公司主要从事油气长输管网及其调峰设施的投资建设、调度运行、公平开放和油气管输服务,将统一负责全国油气干线管网的建设和运行调度,形成“全国一张网”,在应急保供下可统一调度所有互联互通管网,以提高油气管网安全运行系数和管输保障能力。此外,国家管网公司还将加快推进互联互通工程、LNG接收站等基础设施建设,承担部分保供责任,为保障民生用气发挥积极作用。

  对外界关注的国家管网公司持股比例问题,目前并没有官方消息。但据业内人士透露,新组建的国家油气管网公司列入国资委监管的中央企业系列,国资委、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持股比例分别为40%、30%、20%、10%。三大石油公司全资或控股的干线管网、持有的省级管网股权、部分LNG接收站和储气库、管网调度业务等资产将被纳入。

  从内部架构看,国家管网公司将设原油、天然气、成品油三大事业部。中石油总经理张伟将担任国家管网公司董事长,中石油副总经理侯启军将出任国家管网公司总经理。

  破解管网公平开放难题

  石油天然气管网属于基础设施,相当于运输石油和天然气的高速公路。但一直以来,我国油气管网建设和运营,主要集中在少数大型央企手中。截至去年底,我国共有油气主干管道9.6万公里,其中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分别占63%、31%、6%。同时全国省级干线管网2.5万公里,三大石油公司与其他主体各占50%。

  但管网这种高度集中的状态,并不利于管网建设、资源调配、市场保供,尤其不利于对第三方的开放。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监测中心高级经济师刘满平认为,现有机制制约其它主体进行管网投资,导致管网建设存在短板。而由于不同的管线由不同的企业投资建设,建成后的管网基本相互独立运营,导致管网之间互联互通程度较低。

  “由于管网相对独立分散,缺乏统一整体规划和统一调控机制,管网公平开放难以实现,导致重复建设和运行效率低下并存。”他表示,成立国家管网公司可以更好地解决管网互联互通和向所有用户公平开放的难题。

  按规划,到2025年我国油气管网规模达到24万公里。这意味着在未来5到6年间,新建油气管网总长度将超10万公里。国家管网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我国油气资源消费增长较快,未来其需求还将持续增长,国家管网公司将随着我国能源产业的发展而不断成长。目前我国油气管道密度相较于管网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增长空间,管道运输能力有待提升。

  推动油气价趋向更合理

  “国家管网公司成立后,可以推动形成上游油气资源多主体多渠道供应、中间统一管网高效集输、下游销售市场充分竞争的油气市场体系。”国家管网公司相关人士表示,这有助于形成市场化油气价格机制,从而使油价和气价更为合理。

  隆众资讯认为,国家管网公司成立后,天然气买卖模式将出现变化。上游企业负责勘探开发、生产,国家管网公司负责运输,终端用户使用,而国家管网公司并不参与上游资源和下游市场的竞争性交易,这将营造公平、公正的天然气市场。

  这场变革中,对各市场主体的影响如何?刘满平认为,对现有石油央企来说,管网被剥离以后,其上中下游一体化经营模式将被打破,仅剩上游生产、下游销售与终端两大业务单元,原来凭借管网自然垄断所带来的竞争优势将丧失。但对整个油气市场来说,有利于增加油气市场主体,有利于油气生产和供应企业公平竞争,有利于改进对垄断环节的监管,有利于优化油气市场结构。(孙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