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项的基本信息 |
公开事项名称: | 对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4707号建议的答复 | ||
索引号: | 000019705/2025-000134 | 主办单位: | 国家能源局 |
制发日期: | 2025-06-27 |
对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4707号建议的答复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建设、助力交通绿色低碳转型的建议收悉,经商工业和信息化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现答复如下: 充电设施是支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对推动交通领域加快形成绿色低碳运输方式、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作用。截至2025年5月底,全国充电基础设施总量已达到1440万台,整体车桩比达到2.57:1,服务保障能力基本满足现阶段新能源汽车发展需求。 一、关于打造智能充换电示范网络有关建议 2023年1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新能源汽车与电网融合互动的实施意见》(发改能源〔2023〕1721号,简称《实施意见》),积极培育车网融合互动新型产业生态,支撑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构建和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2025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等部门通过地方申报、组织评审,在全国范围内选取了9个城市和30个项目开展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试点。我们支持探索“车—桩—网”双向互动技术路径,形成可复制推广的模式。我们鼓励电网企业与充电运营商合作,建立电网与充换电场站的高效互动机制,提升充换电场站的功率响应调节能力。探索研究针对不同类型智能有序充换电设施的电力接入容量核定方法和相关标准规范,提升配电网接入能力。下一步,我们将结合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试点,探索打造智能充换电示范网络,助力充电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 二、关于丰富车网互动政策体系有关建议 国家能源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充分发挥标准化在车网互动发展阶段的基础性引领性作用,持续完善车网互动标准体系。国家能源局组织制定了《电动汽车充放电双向互动第1部分:总则》(NB/T 11305.1—2023)以及《电动汽车充放电双向互动第2部分:有序充电》(NB/T 11305.2—2023)两项行业标准;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制定了《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用连接装置 第3部分:直流充电接口》(GB/T 20234.3—2023)推荐性国家标准,满足“大功率直流充电”“车网互动(V2G)”等需求。我们支持加快开展大功率充电、无线充电、车网互动等关键技术标准研究,鼓励地方对充电设施建设加大用地、财政、电力等资源的支持力度。下一步,国家能源局将继续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等相关部门加快政策体系制定,完善充电技术标准,支持技术创新,大力培育车网融合互动新型产业生态。 三、关于强化关键设备和技术研究有关建议 《实施意见》提出,要加大动力电池关键技术攻关,研制高可靠、高灵活、低能耗的车网互动系统架构及双向充放电设备,研发光储充一体化、直流母线柔性互济等电网友好型充换电场站关键技术,攻克海量分布式车网互动资源精准预测和聚合调控技术。我们支持提高规模化充电负荷聚合调控能力,加快推进关键设备应用,构建“车—桩—网”全链条智能高效互动与协同安全防控技术体系。下一步,国家能源局将继续大力推动技术研究和设备研发,组织开展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试点,提高车网互动水平。 感谢您对国家能源工作的关心和理解,希望今后能得到您更多的支持和指导。
国家能源局 2025年6月27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