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着力优化改造通风系统。通过通风阻力测定和网络解算,排查通风高阻力块段,开展会战活动,采取新打回风立井、新掘并联进回风大巷、改造地面风硐等措施,形成通风的“高速通道”。如岭子煤矿在2004年投资1000余万元新打483米的回风立井,并施工井下风道200余米、地面风硐30米,矿井总进风量由8883m3/min增加到10015m3/min,总回风量由9050m3/min增加到10124m3/min,负压由3540Pa下降到2950Pa,电流由85A降到78A,消除了风机负荷过大时常出现“喘振”的隐患性问题,提高了矿井风量、节约了电耗,保证了正常通风。 三是深化研究治理薄弱环节。针对衰老矿井巷道失修较多、范围较广的特点,认真开展巷道普查,通过阻力测定、动态调整,及时修复失修巷道,稳定通风系统。 2.建立抽放系统,构造可靠的监测网络。在风排瓦斯的基础上,我们积极进行了瓦斯抽放技术的研究,同时不断完善了瓦斯监测监控系统。 一是瓦斯抽放技术求实用。针对实际情况,各矿认真研究了瓦斯抽放手段,形成了切实可行的瓦斯抽放技术。在各低瓦斯矿井装备了抽排瓦斯风机,对采煤工作面回风隅角积聚的较高浓度瓦斯进行抽排;在高瓦斯矿井装备了移动式瓦斯抽放泵站,对采空区的瓦斯进行抽放;同时,为避免出现各矿瓦斯抽放设备、材料不足的情况,我们专门拨出资金建立了备用抽放器材库,紧急情况下由集团公司统一调拨。 二是监测监控数据达共享。我集团公司无论高瓦斯矿井还是低瓦斯矿井均配备了KJ76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并实现了与集团公司的联网,监测数据并且以B/S形式传输,达到了网络数据共享。同时,推广应用了挂靠在瓦斯兼监测系统上的瓦斯检查智能系统,实现了瓦斯检查的自动化管理。 三是提高装备水平保平安。在高瓦斯矿井安装了井下泄露通讯系统,实现了井下无线通讯联络。部分矿井还配备了瓦斯地质探测仪,对煤层的地质构造进行探测,提前预测掘进煤层的瓦斯赋存状况。有的矿井装备了防突钻机,对瓦斯涌出异常区域打超前钻孔释放煤层瓦斯。 3.激发攻关热情,塑造有效的创新模式。我们不断加大科技攻关投入和奖励,鼓励在瓦斯治理方面进行技术创新和应用,从而取得了多项成果,并得到了各级领导的褒奖。 在通风系统管理方面,有“衰老矿井通风保障技术及应用的研究”、“老矿区矿井通风系统危险源辨识与控制技术的研究”、“煤矿通风管理信息化保障系统”等。在瓦斯防治方面,有“高瓦斯矿井瓦斯涌出规律及其治理技术研究”、“建立通防重特大灾害预案降低煤矿企业安全风险”等。在监测监控方面,有“利用CAD/GIS信息平台实现通防基础技术数据的集成信息化管理”、“矿井监测监控系统的网络化应用”等。在其它方面,有“矿井‘一通三防’制度的细化管理与安全效益研究”、“‘一通三防’重点隐患系统程序化管理的研究与探索”、“煤炭企业安全投资与效益分析研究”等。上述一系列创新成果的研究应用,优化了矿井通风系统,提高了瓦斯防治水平,实现了监测数据资源共享,增加了矿井安全保障系数。 |
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正文
标本兼治全面防控 努力构建瓦斯治理工作的长效机制
发布时间:2006-06-26
大中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