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正文
抓好示范工程构建技术体系 努力探索我国煤层气开发新路子
发布时间:2006-06-26 来源:国家能源局
 

6.煤层气排采工艺技术。通过山西沁南柿庄煤层气开发试验项目枣园井组近7年的煤层气排采实践和摸索,初步掌握了一整套煤层气排采工艺技术,控制煤层气排采强度,防止地层吐砂吐煤粉,预测煤层气临近解吸压力和产气压力,有效控制煤储层连续稳定生产。沁南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潘河项目已完成的40口井,应用排采工艺技术,单井平均日产量稳步提高。

7.煤层气储量计算及评价技术。中联公司编制完成了我国第一个煤层气行业标准——“煤层气资源/储量规范”,并由政府行业主管部门正式颁布实施。提交的我国第一个地面开发煤层气的探明储量报告《沁水煤层气田新增煤层气探明储量报告》,2001年获得国土资源部认可。该成果在煤层气储量计算方法、采收率计算方法、经济评价和煤层气储量报告编制等方面有了突破性进展,对煤层气产业实现商业性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三、面向未来,实现煤层气大规模产业化目标

煤层气开发利用的产业化,已经引起国家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2005年8月国家发改委下发编制《全国煤层气(煤矿瓦斯)开发利用“十一五”规划》的通知,并委托中联公司牵头组织编制工作。该《规划》提出,2010年全国煤层气产量达到100亿立方米,其中地面开发煤层气产量50亿立方米,新增地面煤层气探明储量3000亿立方米,实现煤层气产业化。

作为全国煤层气开发的骨干企业,中联公司依据煤层气开发利用“十一五”规划,制定了本公司的近期和远景发展规划,内容如下:

1.中联公司“十一五”发展目标是:规划到2010年地面开发煤层气产能达到29亿立方米,产量达到19亿立方米,新增地面煤层气探明储量1600亿立方米,推进煤层气产业化发展。通过大规模的地面煤层气产业化开发,坚持先采气、后采煤,大大降低煤矿瓦斯含量,实现煤层气利用商业化、瓦斯治理超前化的目标。

2.坚持以沁水盆地和鄂尔多斯盆地两大煤层气生产基地为中心,加大投入,推动煤层气产业的跨越式发展。确定沁南示范工程、端氏、潘庄、柿庄、寿阳、保德、三交、韩城等7个重点煤层气开发项目;确定国家沁南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潘河项目、国家油气战略选区示范工程端氏项目、山西保德水平井示范工程项目、山西大宁先采气后采煤示范工程项目等4个不同意义的重大示范性工程;同时加快煤层气输气管线建设及利用市场培育工作,着手与有关单位合作建设煤层气输气管线,到2006年底建成端氏——晋城——博爱和端氏——长治——林州——安阳——邯郸两条各10亿立方米的煤层气输气管线。通过示范工程和重点开发项目,带动煤层气勘探开发上游建设的发展,通过输气管线建设推动煤层气下游利用建设的发展,最终实现煤层气勘探、开发、利用一条龙的产业化规模。

3.坚持先采气、后采煤战略。在沁水盆地及两淮地区等煤矿瓦斯高危区和危险区内,确定山西大宁、淮北芦岭等7个煤层气开发项目作为先采气、后采煤项目,采用煤层气多分支水平井技术和直井压裂技术,从根本上治理煤矿瓦斯灾害。

4.坚持多元化发展战略原则,加强与煤层气企业、石油企业和大型煤炭企业合作,加大煤层气开发利用和煤矿瓦斯治理的力度,实现煤层气开发利用在资源、安全和环保方面的多重社会效益。

煤层气地面开采是煤矿瓦斯综合治理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方式,通过地面开采可将煤矿瓦斯作为一种资源预先开发出来,使煤矿瓦斯治理由井下发展到地面和井下同时治理,由开采矿井发展到规划矿区,由小规模抽采发展到大规模的产业化开发。中联公司作为我国煤层气开发的骨干企业,将抓好煤层气开发重大示范工程,构建煤层气开发技术体系,努力探索我国煤层气产业化新路子,为煤矿瓦斯综合治理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上一页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