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正文
新华纵横:为何屡现“柴油荒”
发表时间:2011-11-08 来源:新华社 字体:[][][] [打印] [关闭]

【节目导视】

排队、限售、无油可加,华北、华南、华东等地柴油供应紧张(同期:中石油的进去就没油);

油价下调柴油就“荒”,“油荒”怪圈背后谁是推手(同期:深层次我觉得还是一个体制改革的问题)。

敬请关注本期节目——《为何屡现“柴油荒”》。

【演播室主持人】冬季即将来临,全国从南到北出现多地柴油供应紧张,许多加油站没有柴油可供,有油的也是限量供应,一车只能加100元或者200元的油。一些车主往往要跑很多加油站,排几个小时的队。而类似的“柴油荒”已经不是第一次出现,从2003年以来,初冬季节柴油短缺屡屡出现。为什么每到冬季前夕,柴油供应就总会出现紧张?年复一年的“柴油荒”究竟能不能彻底解决?一起来看记者的调查。

【解说】10月29日,伴随淅淅沥沥的小雨,安徽合肥市气温不断下降。而不少司机师傅的心情也如同这天气一样,有些阴霾。

【同期】大货车司机 张师傅:

中石油的进去就没油,我进去好几次,刚一进去他就叫你车移走,不要进去,他说没油了。

【解说】张师傅告诉记者,自从10月9日发改委下调了柴油价格后,加油就开始变得越来越难,经常遇到车辆跑到半路却因为没地方加油而被迫停下来的情况。即便运气好能在一些大的加油站加到柴油,一次也只能加300来块钱。

【同期】大货车司机 张师傅:

这300块钱油给我们(跑运输)一趟也不够啊,我们跑一趟也不够啊,我们一趟就要七八百块钱油啊。

【解说】记者在合肥市部分加油站看到,从10月20日左右开始,合肥市区不少加油站加柴油的车辆都排起长队,不仅民营加油站没柴油,国有加油站也闹起了限量售油,有的甚至干脆停止供应柴油。而在高速公路上,加油难的问题更为严重。

【解说】10月27日,记者来到位于云南省昆石高速旁的一座中石化加油站,等候加油的货车从油站入口处顺着高速路排成了一两公里的长龙,记者大致估算了一下,排队的货车有80辆左右,占用了近三分之一的车道。

来自重庆的司机刘学军告诉记者,他这一趟从四川攀枝花到云南昆明的送货路,因“柴油荒”变得困难重重。

【同期】司机 刘学军:

(记者:一路上油怎么样?)紧张嘛。(记者:怎么个紧张法?)排队起码有几十辆,四五十辆车,每一个加油站,就这样子,加不到油的,基本上跑个一两百公里就要加一次油排一次,它(加油站)都是限量加,加个四五百啊、五六百块钱,就这样子,他不给你加够啊。(记者:那一次要排多长时间呢?)哎呀,排一次要排四五个小时。没有油都不敢装货了,装货加不到油啊。

【解说】:记者看到,加油站入口处临时贴出了限供柴油的通知,通知显示,由于近期柴油吃紧,即日起每辆货车每次限购1500元的柴油,这使得司机们等候的时间越来越长。

【同期】司机 裴兴绍:

(记者:您排了多长时间?)排了,早上7点钟排的,排到现在,就是加1500块钱的油。(记者:1500块钱的油对你们来说能跑多长时间呢?)回都回不去,我们贵州都回不去,就是够跑到曲靖下去点。(记者:那您在路上还要再加?)嗯,路上还排队,排到晚上十一二点。

【解说】在滇南的普洱市,记者发现很多加油站也开始限量供油。

【同期】司机 张师傅:

我们加一次只能加1000元的油,有(油)卡的可以加2000元,没卡只给加1000(元)。

【同期】司机 兰师傅:

有些还限量加200元、300元的油,限量(加油)的时间都还很少。

【解说】相对排队、限售来说,一些 “无油”可加的民营加油站让司机们心急如焚。记者在昭通市昭阳区朱泉加油站采访时发现,各种重型货车、小货车和中巴车排成了长队,前来加油的客车司机因为加不到油,跟加油站的工作人员发生了冲突。

【解说】找油、堵路、冲突,心急火燎的司机何止这一个。

【同期】司机:

怎么动不动就没有柴油加的啊,昨天来就没有加到。

【同期】司机:

早就没有了,我早就过来了。我昨天来加就没有油,(记者:一直没有油?)哎。

【同期】江苏省南京市花园路加油站工作人员:

没有油,我们只能保证长途客车的供油。(记者:那一般货车或者说柴油车到这儿加加不到?)对,我们也没有办法。

【解说】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除了安徽、江苏、云南等地,成都、武汉,以及石家庄、济南也频频爆出加油站无油可加的消息。“

【同期】司机 何志国:

(记者:请问一下你在这里等了几天了?)等了将近快3天了。(记者:你车上拉的是什么呢?)香蕉,你看看香蕉已经发黑了。(记者:都已经烂了是不是?那你的香蕉准备拉去什么地方呢?)拉银川呢,远着呢,一半还没有走上,云南还没有出去呢。

【解说】香蕉不能如期交付,就得付违约金,“油荒”让这些以跑运输为生的货车司机们成了最大的受害者。

【解说】而让人忧心的还远不止这些,这里是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柴油荒”出现后,赤峰市260多个民营加油站陷入无油可加的境地,由于这些加油站大多分布在乡镇农村,因此受害最深的就是急等秋翻的当地农民。11月1日,记者在翁牛特旗亿合公镇的一座加油站里,遇到了许多需要加油的农民。

【同期】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亿合公镇亿合公村村民 纪国春:

我这可来了有几趟了,没有,就等着旋地呢,没油。旋不了地咱也没招,来找这油站的站长,他也没办法。

【同期】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亿合公镇亿合公村村民 谷向军:

我们拉不回秸秆来,他们翻不了地,翻不了地没法春耕。

【解说】“油荒”问题再度出现后,赤峰市石油业商会会长杨连生的电话一直响个不停,打来电话的大多是民营加油站的经营者。杨连生告诉记者,在市政府的协调下,中国石油内蒙古赤峰销售分公司从今年9月份起每天都会供给当地民营加油站80吨油,虽然量不多,但这些油还可以缓解一下农村加油站柴油紧张的情况。然而随着“油荒”的加剧,该公司却突然中断了供油。

【同期】内蒙古赤峰市喀喇沁旗西桥镇中园加油站负责人 邵维喜:

从9月份给了10吨油,10月2号再去拉油,就给停了。

【解说】:为什么供油会突然中断?中国石油内蒙古赤峰销售分公司没有正面接受记者采访,但该公司负责人曹文华表示,中石油炼油厂已不能保证他们自己销售公司的供油,整个10月份仅赤峰市场批零倒挂的柴油就达到了1万多吨,根本无法顾及民营加油站。另外他还认为,他们没有义务为民营加油站供油。但对于这种说法,赤峰市石油业商会会长杨树国无法接受。

【同期】内蒙古赤峰市石油业商会会长 杨树国:

咱们国家也有政策。发改委、商务部一再下文强调,对系统内外加油站要一视同仁,必须满足市场供应,要承担社会责任。但它以企业利益最大化(为主),不承担社会责任。

【解说】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今年“油荒”现象的发生呢?

【同期】中国能源网首席信息官 韩晓平:

中石油和中石化都说他们增产了,然后民营的炼油企业说他们没有减产,减产的幅度没有减产,那这个油到哪去了现在变成一个迷了。现在等于大家都没有办法解释了,那么可能性呢,一个是不是有人在囤油,因为看到了可能就这个月吧,可能这个油价就要上调了,所以有这种囤油的可能性很大。但是这个囤油呢,就是囤是哪个环节在囤,是谁在囤,你现在也没有证据主要是,没有办法知道到底是谁在做这件事情。

【解说】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根据石油企业提供的数据显示,他们的销售量在增加,仅中石化10月份以来,企业日均零售量就同比增长了9.9%,创历史新高,按理说柴油是不缺的,可不堪承受的货车司机们却怎么也搞不明白,为什么加一箱柴油这么难?

【同期】中国能源网首席信息官 韩晓平:深层次我觉得还是一个体制改革的问题,就是说我们现在市场的集中度太高了,然后竞争的主体太少,然后就导致了这两个公司在一定程度上呢,其实也是难为他们,这么大一个市场增长这么快,然后它们本身的体制又不是一个能够适应这种市场快速变化的这种体制,所以现在就会出这问题。

【解说】韩晓平告诉记者,近年来频频爆发“油荒”,无不与成品油调价相关。在政府定价下,调价屡屡和国际市场环境背离,加之调价依据不透明、消费者缺乏知情权等,说明我国目前的成品油定价机制尚不完善,相关改革迫在眉睫。

【演播室主持人】从2003年开始,每临近冬季,柴油供应就会紧张,供油企业觉得自己很无辜,而货车司机却满脸无奈,年复一年的柴油紧张,究竟什么时候是个头儿?眼下,“油荒”已经影响到工农业生产和百姓的正常生活,如何彻底解决,值得有关部门好好思考一下了。好的,感谢收看本期节目,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