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正文
2013,经济增长关键词--质量 效益 可持续
发布时间:2012-12-24 来源:人民日报

    ■随着改革逐渐进入深水区,阻力和难度不断增加,应更加重视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同时由于一些改革有难度且没有先例,也应允许“摸着石头过河”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立群:抓住改革开放这个“最大红利”

    稳增长、转方式、调结构,关键是全面深化改革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稳增长、转方式、调结构,关键是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这一表述,对于做好明年经济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立群说。

    “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成就巨大,但同时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环境也在悄然变化”,张立群说,从国际环境看,世界经济复苏乏力成为常态,外需难以回暖;从国内市场看,经济发展面临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因素依然存在。

    张立群认为,内忧外患之下,转方式、调结构是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突破口。但是,目前在转方式、调结构过程中,来自体制机制方面的障碍越来越多,有的甚至已成为最大的阻力。比如,创新机制不足,民间投资遭遇“玻璃门”、“弹簧门”,资源性产品定价不合理等。改革开放仍是我国发展的最大红利。只有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下力气解决这些问题,才能为转方式、调结构清除障碍,也才能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动力。

    明年应在深化国企改革、鼓励民间投资等方面下功夫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深入研究全面深化体制改革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明确提出改革总体方案、路线图、时间表。

    张立群表示,回顾我国以前的改革路径可以发现,自下而上和先易后难增量带动存量的模式较多,也取得了很多成绩。但随着改革逐渐进入深水区,涉及的利益更复杂,阻力和难度不断增加,在这种情况下,应更加重视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这是中央改革决心的体现,也是让改革得以进行的重要保障。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能从全局视野出发,通过明确改革方向和目标让改革攻坚提速。”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重提“摸着石头过河”。张立群认为,总的来说,经济体制改革许多方面的思路已经清晰,但还有一些改革有难度,而且没有先例,这些改革就需要在实践中摸索规律。

    “应当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不动摇,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推动下一步改革”,张立群建议,明年改革的工作重点和关键领域不妨放在以下几个方面。

    ——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一方面,要推进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优化国有资本战略布局。另一方面,要继续推进国有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同时,要健全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与收益分享制度,提高国有资本收益用于社会公共支出的比重。

    ——为民间资本和民营企业营造更好的发展环境。要鼓励民间资本进入铁路、市政、金融、能源、电信、教育、医疗等领域,鼓励、引导民间资本进行重组联合和参与国有企业改革。针对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应进一步完善扶持小微企业发展的财税金融政策,支持中小企业上市融资,继续推进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

    ——推进电力、成品油等价格改革,深化利率、汇率改革,推动教育、科技、文化、医疗、事业单位等方面改革。(王珂)

   上一页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