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正文
北京市能源结构调整新闻发布会召开
发布时间:2012-01-11 来源:国家发改委网站

减燃煤,核心区供暖锅炉全部清洁化

冬季供暖燃煤排放是影响制约北京城市空气环境质量改善的重要因素,据统计,到2010年底,本市城六区仍有58座大型燃煤供热锅炉房及部分分散燃煤锅炉房,供热能力约6000蒸吨,供热面积约6000万平方米,主要分布在西城区、朝阳区、海淀区、丰台区和石景山区等五区。2011年,本市在推进城区燃煤锅炉房清洁改造方面进一步加大力度,取得明显实效。

制定方案,出台政策。2011年1月,市发改委、市市政市容委、市环保局三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城六区大型燃煤锅炉房清洁能源改造方案》,提出到2015年底前完成对现有城区大型燃煤房清洁能源改造工作目标。市政府投资首次支持市、区属大型燃煤锅炉房清洁能源改造,在享受现行锅炉改造补助政策的同时,市政府固定资产投资给予进一步支持,市财力支持总额不超过工程建设投资的50%。

效果明显,居民与环境共受益。2011年,本市共完成马连道、裕中西里等68座燃煤锅炉房清洁能源改造约1200蒸吨,超额50%完成年初制定的800蒸吨改造任务,核心城区率先完成燃煤锅炉清洁改造,实现二环内集中供热无燃煤。改造后,锅炉房供热提高效率30%以上,削减供热燃煤总量约30万吨,减排二氧化硫2360吨、烟尘800吨。

通过改造,不仅使约9万户居民实现清洁供热,也使社区的生活环境和居民供热质量得到显著改善。大家知道,改造之前的大型燃煤锅炉房大多处于居民区内,距离周边居民楼房较近,噪音、扬尘和煤炭、灰渣的运输车辆严重影响周边居民的日常生活和交通出行。通过燃煤锅炉房清洁能源改造,拆除了煤库、烟囱,实现了无运煤车辆进城区,从而大大减少了交通压力及噪声、扬尘污染。同时,马连道、裕中西里等新型燃气锅炉房腾退用地将保持原有土地性质并建设居民健身活动场所绿地或社区公共设施,既美化了城市景观,也促进了和谐社区建设,成为城市一道新的风景线。

广覆盖,城市管道燃气联通怀柔密云

怀密天然气干线工程,是本市今年开工建设的城市天然气管网联接怀柔、密云两个新城的重点工程,2011年12月3日实现全线通气,它的建成实现了远郊新城除延庆外管道天然气全覆盖。工程建设天然气管线38公里,年输气能力26亿立方米,总投资约4.6亿元。

怀密线的建成通气,使怀柔3.5万户居民和密云4万户居民用上了与城区同网同价的管道天然气,不仅降低了郊区居民的经济负担(与现状压缩天然气相比,管道天然气每方米可减少支出0.85元),而且大幅提高了郊区居民天然气供应的安全保障和服务水平。怀密线建成后,还将充分保障沿线地区商业、工业、采暖、制冷、汽车等用气需求,对于促进怀柔、密云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改善提升环境质量发挥重要作用。

引外援,破解供热“瓶颈”新模式

2011年11月5日,本市首个域外引热项目——河北三河热电厂输热管线工程正式供热,并完成对通州城区原有320万平方米分散小燃煤锅炉的清洁替代。每年可减少燃煤量9万吨,减排烟尘45吨,二氧化硫134吨,氮氧化物269吨。

域外引热是本市通过加强京冀区域能源合作方式解决资源环境矛盾、破解城市供热瓶颈的一次新的尝试。此举,不仅解决了通州4000万平米的供热需求,同时大幅降低了本地污染排放。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