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正文
粤电价听证统一方案无一赞成 冬夏分季有赞有弹
发布时间:2012-05-18 来源:羊城晚报

广东阶梯电价听证会吸引大批媒体关注

16日下午, 广东省居民生活用电试行阶梯电价听证会在广州市珠江宾馆召开。听证会代表30 名,共到场29 名, 其中一名消费者代表因为工作原因未能到场,委托其他代表代为宣读意见。

对于广东省物价局之前制定的两个听证方案,大部分代表并没有明确表示支持哪一个。不到半数的代表倾向于方案二, 但多认为第一档电量设置过低。而全年实行统一电量分档标准的方案一,没有得到任何代表的投票,成为了名副其实的“陪跑”方案。

与近两年举办的多场价格听证会一样,此次阶梯电价听证会现场也是不温不火,没有出现预想的激烈争辩场面。

近 3 个半小时的听证会, 物价部门宣读听证方案和成本监审报告就用了半个小时。接下来是自由发言时间,29 名听证代表举手发言, 每人只有5分钟时间。按照听证人广东省物价局一早的通知, 每位代表都准备了发言稿,因此代表们都是逐一念稿。虽然当中也不乏精彩观点,但代表之间、利益双方之间,自始至终都在“自说自话”。

就连之前屡屡“放炮”的广州市政协委员韩志鹏, 也只是在5 分钟时间里提出了自己带来的两套方案。

临近听证会结束, 广东省消委会的陈北元等5 位代表“抢麦”发言,但也只是重申了自己的观点,也没实质性的互动。

对此, 一位首次参加听证会的媒体记者感叹:“听证会没有互动有什么用? 把代表的发言稿统一登出来不就行了?”

广州深圳说“太低”

粤东粤北盼“划一”

根据之前广东省物价局拿出的两套听证方案, 方案一全年实行统一的电量分档标准, 第一档不涨价的电量定在了210 度;而方案二考虑到广东夏季天气较为炎热,空调用电量较大,为体现居民用电的季节性特点, 将阶梯电价的电量分档划分为夏季标准(5 月-10 月) 和非夏季标准(11月-次年4 月),其中第一档电量夏季240 度,非夏季170 度。

早在听证会之前,就有大量的广州市民致电本报,反映第一档电量标准定得太低, 不够用。

认为保证全省80%的居民用电不涨价,不考虑区域差异,广州、深圳肯定“被平均”,对这两地的市民不公平。

在昨天的听证会上,第一档电量的标准果真成为了最受关注的热点,但不同地区的代表从自身的利益出发,提出了截然不同的观点。珠三角的代表普遍认为第一档电量标准太低,要求提高电量基数;而粤东、粤北的代表则认为应该全省一盘棋考虑。

PK1

第一档电量是否太低?

陈伟雄(消费者代表,单位:广州德生智盟贸易有限公司)———听证方案中第一档电量标准过低,我认为在这个电量标准上,广州不应该比北京和上海低。在我近期所做的调查中,20 个调查样本, 夏天用电最低家庭也要268.79 度;冬天如果不用取暖器,用电最低的是177.39 度,如果用上取暖器,则冬天也要413.79 度。目前我国社会的人口老龄化越来越严重,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冬天需要用取暖器,所以第一档的电量标准根本不够用。

洪楚鑑(省人大代表,单位:汕尾市公路局)———对于第一档电量的标准,我不认为定得过低, 因为要节能减排就要适当控制用电,如果经济条件允许,想用多点电那就多交点钱吧。

PK2

是否应该全省一盘棋?

韩志鹏(消费者代表,单位:广州侨商报社)———本次听证会号称以80%的覆盖率确定全省居民基准电量,但由于广州居民的消费习惯、广州的“热岛效应”,导致广州居民的用电水平远远高于农村、高于省内其他地区。如果执行省物价局提出的方案,广州将有大部分居民受到影响。这种不问青红皂白的、一刀切的80%,对广州居民非常不公平、不公正。所以我建议另行制定广州居民电价听证方案,必要的话, 单独对广州试行阶梯电价举行听证会。

另外,广州供电局以及深圳供电局今年年初已从广东电网分离出来,与广东电网这家省级公司“平起平坐”,成为直接对南方电网负责的责任主体。广州供电局可以“转型升级”, 可以从广东电网脱颖而出,为什么不可以允许广州根据自身的情况,执行有别于其他地区的阶梯电价呢?

黄晓毅(消费者代表,单位:云浮市中医院)———广东的电价差距已经存在很多年。广州、深圳等珠三角经济发达地区,电价一直比汕头、潮州、揭阳、汕尾和云浮这5个经济相对不发达的城市高, 虽然这次在实施阶梯电价的同时, 对这5 个城市的居民电价有所降低, 但最终还是比珠三角城市的稍高, 而且云浮还是广东发电厂最多的地方。如果在划分电量梯度的时候,还将广州、深圳独立开来,那么跟节能减排,缩小省内各市电价差距的目的就背道而驰了, 所以我觉得全省划一来定第一档电量是合理的。

   1 2 下一页  

相关链接